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百度 > 第63章(第2页)

第63章(第2页)

一旦将他们放在一处,且不给予缓冲,情况往往会演变成流血冲突。

通过宜春北苑的内官介绍,阿四深刻地明白了这一点。

据内官所说,太子是不大光顾宜春北苑的,偶尔步入后院也只去探望一趟尤二郎。深宫寂寞,这些年轻气盛的小郎难免就要胡思乱想,一来二去间,就起了口角和争纷,再后来就落水死了一个、走路滑到磕后脑死了一个,深夜梦魇投井一个,世家小郎们进宫短短的两年里,新落成的宜春北苑已经葬送三条人命。

第一个落水死的时候,内官派人去查探,死者的贴身侍人说:小郎是天热想洑水,不许人跟得近,侍人隔着五丈距离守着,久久没听见动静,上前查看就发现小郎尸体都凉了。

后来传出消息,那天太子本要路过那处,结果遇事耽搁了,小郎久候不至又不敢高声呼救,硬是淹死了。

这小郎出身不高,又是自己没事找事,宜春北苑也没当回事,这事就盖棺定论了。结果没两天,另一个小郎路过这片池子旁的小路时和结伴的小郎笑话死去的小郎,笑得太高兴,脚下一滑磕在池边大石上,当场咽气了。

最后投井那个,就是摔死的小郎的好友,两人是旧相识了。传言是说,他半夜见到好友来寻,迷迷糊糊跟着声音出去,黑灯瞎火中踩空落井,又没了一个。

这回连宫人也没听见小郎起夜的声音,宫人睡得死沉,还是第二日被内官叫醒的。

这一波三折的故事,比早些年孟妈妈讲述的传奇故事还精彩。

阿四听得嘴巴微张,甚至不记得上一刻自己想吃的是桌上哪道菜,她现在只觉得:“这地方太晦气了吧,长姊怎么招呼也不打一声就让我来了呢!”

不行!

她得赶紧离开,这男人多的地方就是怨气大。

甚至不由自主地开始揣测:“东宫从前就没这些事,该不会是小郎们从前尽干一些伤天害理的事现在遭报应了吧!”

内官听阿四说话就高兴,连连点头:“谁说不是呢,我们四娘开了尊口,定是这些小郎们前世不修,今生孽报来了。我这就向太子回禀,趁着年节喜气,将这群小郎一并放归家去。”

“……这就放回去了?”阿四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这个宜春北苑笑眯眯的内官是不是就等着她说这话?

接话快的生怕人反悔似的,难道是她没管理好宜春北苑,想借着小公主的大名当挡箭牌?

“是呀,四娘是有洪福加身的贵人,四娘都开口的,必定是有道理在的。”内官又端上一盘糖渍的梅子,感谢道,“我日日呆在这儿心中也是惴惴,多谢四娘一句话替我解围。”

一句接一句地夸得阿四都不好意思了,但她还是迟疑:这事就这么简单?他们会愿意走?

一个人意外死去是巧合,可桩桩件件都是巧合……那只能怀疑背后有人了。

她摆摆手:“举手之劳了,就是他们……这么打发回去能行么。”

内官就差笑出一朵花:“自然,自家小郎冲撞了贵人不说,好声好气地将人送回去已是天大的恩典,自古以来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嗯……”阿四也没再问,毕竟人内官确实很不容易,这群小郎实在事多,不能怪内官啊。

将人往家里一送,不管如何都是救人一命,大恩德啊。

自觉莫名其妙做了一桩好事,阿四到还没被内官花里胡哨的话迷昏头,她从宜春北苑出来就直奔隔壁的宜秋宫找尤二郎。

她向尤二郎探听另一个视角下的故事,相信作为被忌恨的重点对象,尤二郎一定可以带给她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走向。

宫人掀开层层珠帘,迎接阿四入内,映入眼帘的陈设显然比从前昂贵许多,宫人也都是面白体面的。而尤二郎正坐在铜镜前梳发,他前面摆着许多瓶瓶罐罐,都是阿四似乎在姬若水那儿见过的东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