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晋江 > 第187章(第1页)

第187章(第1页)

打散天马行空的思绪,阿四把注意力落回现实,目送商贩离去后,问姚蕤:“最后那支商队是哪家的?”旁的商人只看棉花,唯有那一支紧紧盯着棉籽不放,重金买了一匣子,半点不计较棉花价格,围着农人只问种植技巧。

“约莫是皇甫家的吧,当家人杨大妇与我大母是旧相识,据说会陶公之法,最擅经营,水旱无惧、吉凶有资。当家人姓杨,早年是嫁去皇甫家的,后来做了寡妇,反倒是将家业扩大数倍,是个相当了不得的人。从前,贵族家中也多的是妇人经商,家中有靠,来钱便容易。而今女人也出门做官了,各家各户的钱财也都少了,吃穿用度不及从前。”姚蕤说到这笑得开怀,那些人鄙薄商人又如何,照旧是要靠为商牟利的。

棉花推广是好事,有商贾自发种植更是美事一桩。

阿四“噢”一声以示了解,随即道:“我记得阿蕤家从前就是一方巨贾,但从你口中知道的旧友不少,但至今也没听说几个亲戚。”

这可点到姚蕤心坎上了,她嘻嘻笑:“我大母是独子,为守住家业断了不少亲缘,后来我阿娘入仕,大母更是祖谱都烧了,从我阿娘开始写。不过,我阿娘觉得没有母亲哪儿来的孩子,于是最后商定从大母开始写。”

“听着感觉不错。”阿四摸摸耳垂前的鬓角,心不在焉地想:她老姬家是不是也该修修族谱了。

为国朝安定,烧是不太方便,但把从前那些无关紧要的删一删、改一改,给后面的人腾腾位置,应该也是无碍的吧?

这头送走了商贩,清理杂乱的现场,晚间阿四挑着灯火对账本。

多少棉花卖出、换来多少财帛、又花在哪里……一笔笔花销勾勒出的是阿四这大半年的血汗呐!

可这三成棉花仿佛凭空消失一般,只留下轻飘飘一点儿铜板。

阿四捂着额头,难以置信剩下的会是这样可怜的数字。

王诃负责联系管事和农人以及外界沟通,姚蕤负责管钱、做账。阿四不能接受这账上的情况,让绣虎敲响了姚蕤的房门。姚蕤心中有数,因此尚未安寝,显然也是有话要与阿四说道。

姚蕤坐到阿四面前,不必再看账册,轻易将内容复述一遍,而后苦笑:“四娘,再这样下去,我们可就吃不起米粮了。”

阿四合上账本,目光呆滞:“怎么会呢?前两天我看库房里粮食堆积如山。”

“那是谢大学士准备的,即日起,老裴相要从账上抽走部分算饭钱的。”姚蕤摆着手指给算,“除此以外,还有先前农人的用具、衣食、管事外出联络时的花销、今日商贩停留的嚼用等等加在一块儿,我们快要养不起人了。”

“就算是这样,我们账上的花销也是不对劲儿的呀。”阿四拿着薄薄的账册,恨不得把它丢进火盆烧去,不敢相信自己忙活大半年就是这样的成果。

这要是回到太极宫,谢大学士不得笑话她一整年!

姚蕤从小就接触账本,非但大母是行商好手,母亲也是户部侍郎,家学渊源,断然是不能让自己在这上头出错的。她提醒道:“白日里,四娘一人发了一匹绢,这大头都发给农人了。这倒没什么不好的,就是我们手里的财帛还需再多做计较。或许得再卖出去一批棉花,才能支应后半年的开销。”

因阿四白日随口送出去的八十三匹绢布,再加上请工匠的费用,一来二去,卖棉花的大头都搭在里面了。

这实在是怪不得人,阿四只能接受现实。

阿四将账本推还给姚蕤:“那过几天再卖去一批棉花吧,至于粮食,老裴相收费也随她去,不过我们也得多做准备,趁着过些日子新粮出仓,带人去多买一些回来,猪羊崽子也买一些。唉,这些我是难弄明白的,反正让管事带熟手的农人出门去看着办吧。”

姚蕤应下,反过来安慰阿四:“四娘别太担心,大不了今年先过去,旁的来年再说。”

管事是谢大学士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面对几个小主家的命令,从不做任何意见和建议,照例平静地接受了阿四想一出是一出的命令。管事走进剥棉籽的屋子,招来三个自告奋勇圈养过牲畜的农人,问起蓄养猪羊的事,三人商量说:“庄子里的都是好粮食,哪里舍得给猪羊吃,倒是棉花留下的叶子,瞧着应该是喂羊的好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