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南柯梦主人公 > 第42章(第1页)

第42章(第1页)

皎皎依言开了窗:“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一到晚上就会觉得冷。但还不想开暖气,所以想着这样可以暖和些。”

其实皎皎不是那种喜欢做什么都要一起的人,但两位师兄经常来找自己,实在不好拒绝,而且这边更靠近无饥馆,所以自己去找他们的提议也被驳回,于是只好变得利落些,尽量早起,也尽量不去耽误他们的时间。更何况二师兄经常给自己讲些有意思的事情,所以自己也喜欢跟他们待在一起。

至于梅任行和顾生寒,本来他们也不喜欢这样,但由于来了个小师妹,所以一切另当别论。梅任行是单纯觉得皎皎十分可爱,不自觉地想要去逗她,并且对于自己的手欠和嘴欠毫无心理负担——师父给自己收了个小师妹,不就是用来逗着玩的吗?而且自己那些天马行空的观点和奇奇怪怪的知识,只有她会听得津津有味,还能与自己论上一番,当然,若是没有找到逻辑漏洞,害得自己不得不开启诡辩模式就更好了。

顾生寒则是因为皎皎体质极差,其实早在遇到那位道长之前,自己便发现她一直伤病不断,倒也不是什么很重的伤病,只是不会让人舒舒服服的。上山后虽然极力补充营养,可还是动不动就感冒发烧。师父给她安排的功课进度也未免过快。任行记忆极好,但也只是在记诵一类的功课上安排得快些,数理功课还是按部就班,甚至要更慢。皎皎却是相反,记诵上与自己当初进度一样,数理一类的功课却是成本成本地给她堆书,自己实在担心她会吃不消。

路上,梅任行提议一会儿去顾生寒的院子一起看书学习。他们两个的房舍虽然挨着,但梅任行自己的院子里是一些木桩箭靶,顾生寒的则是各类石铸棋桌。至于皎皎分到的院子,则是有两架秋千。一架是普通的那种,下面是平直的木头蹬板,以麻绳悬挂。另一架下面也是木头做的,但是上了黑漆,而且做成了锅盖的形状,或者说,更像是锅的形状,以铁链悬挂,转轴处也是钢铁,风雨不锈。最近师父闭关,所以也不好去槐安殿,否则师母便还要分出精力来照顾他们。可是窝在房间里也不大舒服,特别容易犯困,顾生寒院子里的石桌自然就成了最好的去处。其他弟子并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师叔师伯们虽然不在,但是是把家眷一起带去的,殿里空无一人,所以除了卧室外,其他房间都可以随便使用。

来到无饥馆,却听到嗡嗡一片背书声。三人取了饭菜坐下,隔座的弟子正在交谈——

“本来我还不信,结果去我师父殿门前一看。唉,早知道吃完饭再去了。”

“我更惨,吃了一半去看,回来发现饭菜已经被收进垃圾桶了。我还没吃完呢,这不重打了一份。算了,化悲愤为食欲!”

“他们自己玩够了,回来折腾我们。”

“他们是不是商量好的啊?一大早的,全都在殿门前竖了块牌子,还都是同样的话。”

梅任行忍不住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隔座回道:“唉,别提了。要检查功课,五天后。他们的也一样,都是五天后。”

梅任行道:“我去,还给准备的时间?我师父都是随时抽查。”

隔座道:“那哪能一样啊?我这可是一年的量啊!再说通不过,你师父最多会说这里再复习一下,我师父那可是能让人跪到哭爹喊娘,还会说‘活该,谁让你不用功’。”

梅任行心想,你还真有自知之明,但又不好表现出来,于是只好摆出一副同情的样子。隔座却看出了他的心思:“你别在那儿演同情了,一点都不像。就你这种可以去山下考‘明经’的水平,哪里知道我们背不下来的痛苦?”

梅任行道:“我明明策论更厉害啊,也可以去考‘进士’。”

隔座道:“殿试那一步才考策论呢,你应该去研究经义。”

梅任行道:“算了吧,在山上待着不舒服吗?做什么想不开非要去当官?一天天束手束脚,点头哈腰的。诶,你怎么这么了解?你想去当官?‘苟富贵,无相忘’啊。”

隔座道:“什么鬼?我扯东,你扯西。别耽误我背书了。”

其实乌有一朝本来是没有“明经”的,但当朝宰相一篇《明经论》横空而出,又借伤仲永之名将其“恢复”了,在各地网罗强记之人,考察其对于文字、相貌、数字、图片、路线、关系等等的记忆,一旦通过便可进入明经馆学习,熟研经义能够对其进行准确解释后,便可直接安排进入转运司,后半部分没有太大难度,但前半部分难度之大令人咋舌,极度依赖天赋,非过目成诵者不能为之,所以考生基数并不算大。但翰林院与明经馆并立,势必会看它不顺眼,所以宰相在递交《明经论》的同时,也递交了一篇《进士论》,论中大谈为文者不需强记,可以由考场统一提供经书,任其翻阅,题目难度和作答时间不变。考生们能说什么呢?当然是好,很好,非常好。自此以后,记性好的去考“明经”,文章好的去考“进士”,前者不需要能写,后者不需要能记。偏偏这位宰相在记忆和文章上都是不世出的天才,所以两边虽然不大对付,但都感念他的恩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