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长寿定妃只想躺平(清穿) > 8090(第10页)

8090(第10页)

至于宜妃,她自然是同意,舒宁觉得她巴不得自己或者永寿宫其他人被狗咬到呢。

中午,舒宁被昭仁殿的小九叫走,皇上找她一起用膳。

舒宁到的时候皇上正在书房写字,舒宁看着桌子上铺的红纸,走进了一看皇上是在写福。

这个习惯她倒是知道,皇上会给重臣家里赐福字,叫‘开笔赐福’,起先能有这个待遇的大概也就十几个,后来通‘福’膨胀,雍正很能写,一年批发几百张,甚至外地的一些官员都能有这个待遇,等到他儿子乾隆,又成了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享受的待遇。

在本朝,至少舒宁家里是没这个待遇的,能有这个待遇的,起码家里得是一品了。

说起来德妃的妹妹,乌雅·玛颜珠夫家大概是能收到这个福字的,因为德妃的关系,她嫁给了孝昭皇后的胞弟,一等公遏必隆之子阿灵阿。

可惜舒宁只有姐姐,没有妹妹,她入宫的时候家里基本上都已经成婚了,那时大哥孩子都快出生了。

舒宁上去磨墨,等皇上写完了之后,才对着舒宁道:“在想什么?”

“在想家里,好久没见过母亲了。”

清朝初期曾经有过外命妇入宫更番随侍的规矩,但这要二品以上的外命妇才能递牌子入宫。

之后孝庄皇后在康熙十几年的时候废止了这项制度,自此,外命妇就不能入宫了。

基本上,也就是嫔妃怀孕产育前母亲来照顾一段时间,再者,嫔妃父母若有年老者,间隔数月或数年,也可以奉旨特许入宫会亲。前边针对的是年轻妃嫔,后者,大概就是前朝的那些太妃了。

“朕记得你母亲上次来还是你生胤裪的时候,的确是挺久的了,乌雅氏都给胤禛生了个弟弟,你怎么也没想着给胤祾、胤裪再生个弟弟?”

舒宁:“这得看老天爷,我哪能决定呢。”

舒宁其实更期待皇上允许她额娘入宫看她,但这明显是不太可能的,或许是舒宁回应的语气有些平淡,皇上接着说:

“既然想,过年派人回去问问吧。”

一般嫔妃是能在节日的时候派太监出宫问问娘家的,但这种问候仅限于礼节性问候。

而且不是永寿宫的人过去,而是内务府的人,且不止一个人,所以真的就仅限于礼节了,家里能打听的也就是嫔妃的大致情况,其他都是问不了的。家里也不可能通过这个向嫔妃传递什么消息。

但既然皇上这么说了,舒宁就能亲自派人出去了,这能说的可就多了。

“多谢皇上!”

看舒宁开心,皇上收起桌子上的这些福字交给顾问行,对着她道:“朕记得你有个哥哥?叫什么来着?”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叫托合齐,上次母亲来的时候说他升到了步军统领衙门,大哥性子直,在哪里也不知道做的好不好,二哥叫拖津,据说是外放了,这又过了几年,我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

皇上对舒宁的二哥没什么印象,但是对她的大哥倒是有点印象。

“你大哥不错,上次的事情办的不错,再历练两年,朕就给他升职。”

舒宁不记得托合齐是什么时候被皇上看中的了,但他死的挺早的,死的时候已经当了十几年步军统领了,根据太子被废的时间,他起码是在康熙四十年就当上了步军统领。

不过舒宁记得托合齐去这个衙门也才没几年,皇上这么快就对他有了印象,大哥的确是很能干了。

舒宁不太清楚皇上所说升职是几品,但能让皇上说出口的位置,起码得是个四品吧?

舒宁决定提前在皇上这里给大哥说点好话,这辈子她可不希望托合齐被挫骨扬灰。

“看来我大哥这个千里马总算是被伯乐看见了,我大哥年轻的时候蹉跎,没想到找到了正确的路,走的这么快,倒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他教我骑马,我才上去,他就嗖嗖的跑没影儿了。”

“看来你们兄妹感情还不错啊,德妃也是如此,对她妹妹倒是真心的。”

“是啊,家里就我们兄妹四个,年纪相仿,都是一起长大的,感情自然深厚些,只是我大哥这个人性子直,我额娘总是害怕他得罪了人,自己也不知道。”

皇上笑了一下,道:“性子直有什么要紧的,中心,能干事儿就行了。”

“那我今年可得好好的把这句话告诉大哥,叫他好好为皇上办事儿,不要辜负了皇上对他的期望。”

说了一会儿话,舒宁开始陪皇上用膳,冬天的锅子真的很香,羊肉也是上品,舒宁的舌头还算是灵的,但就是一点点膻味都没有,只有鲜味。

初七,舒宁正在准备明个过腊八用的东西,就听到消息说是袁常在要生了,等舒宁将所有东西准备完,亲自将各种米包括红枣、莲子、花生、桂圆等东西准备好之后,就等着吉时开始熬了。

等舒宁终于熬上了粥,就听见那边说袁常在生了个公主,齿序算是十公主。

大概是日子在腊八前一天,皇上看着也挺高兴,只是没有封赏,但舒宁觉得贵人跑不了。这次不封,估计是想等过年?

除夕,屋外的雪花还在落,舒宁抬头看了一眼,有点发愁:“这都快到时辰了,还不停,等会儿要站在雪里了。”

京城腊月的天,随便来一阵风都能把人脸吹的生疼,尽管吉服用料扎实,但漏出来的脖子、耳朵被风一吹还是冷。

银枝把桌子上的玫瑰面脂拿了过来:“内务府刚刚送过来的东西,用玫瑰汁子调的,可好闻了,娘娘用些吧,被风吹着也能好受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