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宁笑了笑,原来心结在这里:“那当然还是不一样的,你运气好,才伺候皇上两年就有孕了,将来若是有个孩子,不论男女,都有了牵绊,是公主养在身边,是阿哥等着他将来娶妻生子,和一个人在宫里肯定是不一样的。”
钮祜禄氏的皮肤很好,白净细腻,仿佛透着光,她的眼角一丝纹路也没有,正是青春无限的好时候,若她这次生的是个阿哥,熬上个十来年,或许没到三十的年龄,就能出宫跟着儿子过活了。
“可若是像高贵人那样,岂不是也没什么意思?”钮祜禄氏问。
“也不是谁都一样的,人生是场体验,你没体验过,怎么就知道高贵人不乐意呢?你大可问问她,若是能够重来,会不会不要这三个孩子。”
人怎么能够因为惧怕结束,就不开始呢?过程和体验也是很重要的人生经历,起码舒宁是这么想的。
钮祜禄氏回答不出来,有些沉默。
舒宁笑了笑:“多出去走走,和人说说话,最近日头好,御花园里春光正好,看看花草,心情也会好点的。”走不走的出来全看她自己,舒宁也没什么能说的了。
不过临走的时候,舒宁的确给她打包了不少茶叶,然后才让揽星送她出去了。
三月还没过完,皇上就觉得紫禁城住着不舒服,想要去畅春园住着。
“那里有山有水的,比宫里好多了,也不拘束,太后心情也能好些。”皇上如此说。
舒宁自然是很乐意的,园子里比宫里规矩少,还比宫里好住,她也更喜欢住园子里。
只是刚刚搬到园子里住着,揽月在桌子上摆上日历的时候,舒宁恍然意识到,今年是康熙四十七年,废太子就发生在今年夏天,心里有些忐忑。
现在是三月,今年还有个闰三月,离一废太子还有几个月的工夫,听着是不短,但宫里的日子快,一晃就到了。
虽然说废太子和她大概是没什么关系的,但废太子这件事肯定会对朝堂,对皇上产生巨大的影响。
海啸来临,谁又能真正避免呢?
第135章废太子胤衸
才刚四月,朝堂上就传来噩耗,明珠去世了,当年他权倾朝野,虽无‘相国’之名,却有相国之实。
从侍卫做起,身处内阁十几年,可谓是‘掌天下之权’算是皇上相当倚重的大臣,可惜他贪财纳贿,和索额图互相倾轧,两党互相攻击,在康熙二十七年被御史郭琇弹劾,罢黜大学士,再没有从前风光。
当时还是皇上和太子的‘蜜月期’,皇上看中太子,自然要打击除索额图以外的其他人。
但随后皇上西征噶尔丹,他又被官复原职,只是再没从前风光,皇上也再没有像从前那样信任,就像是摆他在那里放着,实际上并不会用,当个吉祥物而已。
舒宁很好奇,这两个人斗了一辈子,到最后一个被称为‘天下第一罪人’一个落寞中去世,到底哪个更好些。
明珠虽然率先摔了下来,摔的狠,但不致命,舒宁听说皇上最后还是保全了叶赫那拉氏的体面,叫了三阿哥胤祉前往纳兰明珠府邸祭奠,身后家人也依旧好好的。
五月,皇上启程巡视塞外,点了九个皇子,老大胤褆、老二胤礽、十二胤裪、十三胤祥、十四胤祯、十五胤禑、十六胤禄、十七胤礼、十八胤衸。
年轻的阿哥们逐渐长成,跟在皇上身边的,也从原来的胤祉、胤禛、胤祾、胤禩换成了更加年轻的阿哥。
不过胤裪倒是没想到皇上还让他也去了:“我还以为这次没我呢,我的骑射也就那样吧。”
“皇上愿意带谁就带谁,让你去你还不乐意了,舒颜想去都没这个机会呢。”
大部分情况下,跟着皇上一起出发巡视塞外,去往木兰围场的公主,都是未婚,为的就是在会见蒙古王公的时候赐婚,就比如这次章佳氏所出的十一公主就跟着来了,不为别的,她已经十七岁了,正是适婚年龄,今年赐婚,若是快的,年底就能嫁出去了。
“也不是吧,就是最近大哥和二哥两个人之间剑拔弩张的,二哥的脾气越来越差,一点就着,跟着过去,还不知道要怎么样呢。
我又不是八哥,八面玲珑,是个人见着了都喜欢他,我这人嘴笨,说不出什么好话来,别到最后得罪了谁还不知道,那就完蛋了,还得六哥去替我说和。”胤裪一脸的苦闷。
舒宁也知道他们兄弟太多,除开熟悉的那几个,其他人之间的确是没那么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说别的,最大的大阿哥和最小的十八阿哥之间,可足足有三十岁的差距,都快成两代人了。
更别提是在现在这个时候了,成婚早,生子也早,若是大阿哥胤褆努力一点,做小十八胤衸的祖父都足够了。
皇上是期望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可年龄差距这么大的两个人之间,怎么可能有所谓的兄弟情谊呢?
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老四和老八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不就是因为自小一起在景仁宫中长大的缘故吗?
“嘴笨就少说话,若是实在难办,躲开也不是不可以。”逃避可耻,但有用,至少舒宁是这么觉得的。
胤裪都惊着了:“额娘你就给我这么个主意啊,那我还不如去六哥府里问弘昭呢,他的主意说不定都比您给的好。”
“那你去啊,又不是不可以,额娘又没拦着你。”舒宁看着胤裪说。
“还是算了,六哥最近忙的很,皇阿玛又把他放在刑部了,那可不是个好地方,污糟的很,就算是皇子进去了,也不好弄呢。”胤裪感慨道。
不过随后他又说:“不过最难的大概还是四哥,问人要命简单,问人要钱可比要命还难。”语气中还有些钦佩。
舒宁来了兴趣,仔细的问:“这是怎么说?”
“还不是四哥发现了好些人都从国库里借钱,借的容易,可还的时候就不成了,问就是没有,拖欠几年的比比皆是,十几年司空见惯,几十年的也不是没有,这账面上没钱,户部就拨不出银子,没银子,就什么事儿也干不成,实在是难啊。”胤裪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