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穿在1977 > 第542章 全都要(第2页)

第542章 全都要(第2页)

吃货村上春树就说过,“文人中我是最会下厨的,厨子中我是最会写文章的。”并在文章中不厌其烦地描写做菜的过程。

当然现在村上春树还没有成名,但是习俗却一致。

高桥英夫没想到陈先生也会下厨,既然是陈先生教的,那他肯定要尝一尝。

这张桌子上他是主客、年纪也最大,客套了两下后,便动了第一筷子,夹了一块回锅肉到嘴里,随即连连点头,竖起大拇指,“好吃、好吃!”

其他人也跟着开动。

大家心里都有事,便没有人喝酒,各自匆匆填饱肚子,便开始聊正题。

赵俊辉作为主讲人,从陈凡明“云湖急救法”开始说起,扎根农村医疗事业、写作成知名作家、在生产队开兽医培训班,培养了几十个人成才,其中23人考上重点大学,十几个合格兽医,还有村里小学的老师……

朱公安在一旁听着,嘴角默默含笑,明知道他讲得有很多漏洞,可他就是不说。

那点事情算什么?

帮助卢家湾搞养殖业、展副业,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拉着卢家湾起飞,这才叫厉害!

相比之下,那点“个人利益”……好像也蛮厉害的?!

高桥英夫一直在认真聆听,等到赵俊辉讲完,他沉吟几秒,问道,“不知道这里能不能找到陈先生的著作?”

赵俊辉听了没作声,反而将目光投向朱公安。

朱公安呵呵轻笑两声,说道,“陈老师可是我们南湖公社的骄傲,他表文章的《江南文艺》杂志,几乎每个单位都有买,我们单位也有,你想看的话,我可以去借过来,但是不能弄污损,那个我们还要保存的,弄坏了不好再找。”

高桥英夫听着他的话,当即点头保证,“请放心,我自己就是出版人,非常爱惜图书,一定不会弄污损。”

朱公安听了翻译的话,轻轻点了点头,随即又有些好奇,“你看得懂吗?”

这次翻译没有翻过去,而是直接挺起胸膛,脸上满是自豪,“我看得懂!”

于是这天下午,高桥英夫都没有出门,关在房间里听翻译给他读文章。

包括长篇连载小说《在希望的田野上》、《芦苇荡》,中篇小说《江上人家》、《疍家渔船》、《搏风击浪》等。

长篇小说当然没听完,不过即便只听了一段,也能看出一篇文章的水平。

翻译读书的时候有点小尴尬,因为除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搏风击浪》,其他小说都或多或少夹杂了一部分抗战情节。

小本形象自然是负面的,又是听受害人骂,感觉就像在骂自己,他能不尴尬么。

高桥英夫倒是从头到尾都面色淡然。

在8o年代以前,准确的说,主要是从4o年代末到8o年代初,反战一直是小本的社会主流思潮,别说中国作者写的小说,即便是他们本国作者,也没少写类似的情节,主打一个突出自我批评。

这是有原因的。

一个是由于战后小本社会普遍陷入困苦的境地,使得大部分人都对战争产生厌恶情绪,另一个,当年小本子禁止表反战言论和反战作品,以至于战争结束后,许多文人宛如水库开闸,拼命倾泻自己的思想,使得各种各样的反战文学应运而生。

有不少学者还认为,小本的当代文学是从反战文学开始的。

但是很可惜,由于战前的错误教育和舆论引导、战后老美的袒护,原来的毒瘤被完整保留下来,这些人也不甘挨骂,始终坚持打口水仗。

等到8o年代,小本经济一飞冲天,这种反战思潮迅被自傲等情绪取代,反而对手情绪高涨,直至8o年代末,一本《小本可以说no》出版,由此彻底左右颠倒,再加上老美在背后的推动,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现在嘛,反战文学还是很有市场的。

高桥英夫身为包含有造纸、印刷、出版、行业务的公司老板,心里还觉得陈凡写的过于保守,若是能再严厉一点,效果应该会更好。

当然,这个效果指的是在小本。

没错,他想把陈凡的作品翻译成日文,在小本出版行。

这个念头在他离开卢家湾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