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洪荒同人)穿成三圣母后跟哪吒四处添乱 > 分卷阅读126(第1页)

分卷阅读126(第1页)

声被逗的笑出声来。杨戬正是在这时踏入了这破破烂烂却香火鼎盛的庙宇,他顺着信徒们的眼光看去,看到巨大的神像下坐着一个抱着婴孩儿的小姑娘。她面如桃花,眼睛是纯澈的金色,稚嫩又青涩,慈悲又饱含神性,她本是家中备受宠溺的小姑娘,眼下却成了百姓口中护佑众生的圣母娘娘。杨戬的目光落在杨婵满头华发上,霎时间愣在原地,即便看到梦中一直思念的亲人也不敢径直上前相认。杨婵变化太大,他已经不敢认了。杨婵却从欢笑声中醒过神来,她一一看向这些面容熟悉的华山子民,然后在这些平凡的面目中看到那张清俊的脸。他穿着白金相间的道袍,带扇云冠,似道非道,似俗非俗,超凡脱俗,在人群中鹤立鸡群。杨婵怔怔地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兄妹相见,四目相对间,却没有一个人轻易敢动。直到这些香客纷纷散去,去朝拜神像,人群散开,杨戬才敢踏了一步,小心翼翼地唤了一声:“婵儿。”杨婵僵在原地,眼中的眼泪夺眶而出。谎言这所破旧的庙宇连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也没有,更别提找出一间拿得出手的待客间了。杨婵窘迫地在道观里东找西找也没有找出一间可以接待杨戬的房间,回过头,只能尴尬地看着杨戬,局促不安地搓了搓衣袖,抬眼,小心翼翼地喊:“阿兄。”杨戬看着杨婵的懂事和窘迫,心里泛酸。在家中,杨婵是备受宠爱的孩子,几乎被家里人惯的没边没际,一天到晚“讨债”的样子跟“懂事”两个字没有一点关系。但转念一想,他想起了杨婵跟他在外逃难的日子,她瘸着腿浑身不舒服也要僵着笑脸讨他开心的样子,忽然意识到,杨婵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经被迫“懂事”了。他如今这样吃惊,是因为他没有料到杨婵会有懂事的这一天。他和杨婵不同,杨婵自小身体就不够康健,刚出生的时候甚至断过气,一度是个死胎,好不容易活过来也是勉强度日,宫里请来的巫医也坐诊断定杨婵活不过一岁,必定在襁褓中死去。云华抱着杨婵伤心欲死,整日消沉,杨天佑则在杨府点了一夜又一夜的灯,在杨婵真正学会说话之前,杨府的灯一直彻夜通明。因此,父母将过多的爱投注于杨婵身上,然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往往是给了这个,就薄了那个。杨戬作为备受关爱的杨府长子,在杨婵出生后就再没有获得过父母完完全全的爱了。他既没有被父母寄予厚望,也没有获得他们太多的关注和爱。他虽然生而知之,过早懂事,但是,他在那时毕竟是个孩子,在幼年时,这些不公难免变成难以消解的怨气。他怨过有这样一个多余的妹妹。可他性子高傲又冷淡,头顶上还顶着个“神童”的名声,严于律己的同时,别人还会对他提出一些理所应当的高要求。所以,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敛和淡漠,爱和怨都不会轻易表达出来。他不爱理这个除了撒娇一无是处的笨蛋妹妹,也不爱跟身体孱弱的小家伙多交流,能躲在左学里就躲在左学,能躲在商宫里就躲在商宫里。逐渐的,他的声名越来越盛,也不用再回家了。好像除了家里,每一个人都需要他来装点门庭。但他讨厌这样。他讨厌虚情假意,讨厌觥筹交错,讨厌无病呻吟。

他被所有人捧得云端,却想下来躲起来,清静清静。但没有人会在意他想什么,因为他擅长做这些,所以,这些变成了他分内的事。他在压抑了很久很久之后,才终于说出过一次“我累了”。杨天佑诧异地看着他,问他是不是生病了。杨戬深吸一口气,别过头,又说:“没有。”马车外,杨婵照旧艳羡地看着杨戬和杨天佑同坐马车即将前往商宫,她扬起双臂,在无数次被拒绝后,依旧兴高采烈地跟杨戬说:“阿兄,商宫繁华,等你回来能给我讲讲故事吗?”杨戬掀开车帘,从头到尾,冷漠地打量着这个天真烂漫的妹妹,在心里骂了一句白痴。商宫有什么好?杯弓蛇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这样一个小臣子就是个装点门面的玩意儿,自由和尊重,一样也没有。他放下车帘,没有理她,又一次随着杨天佑进宫。他积郁已久,这一次归家,大病一场,父母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大夫们一趟一趟地在杨府里进进出出,杨戬却一直不见好。他懂事太久,积郁太深,心病不除,这病就不会好。父母束手无策,只能红着眼眶,又怕他心重,压抑着悲痛,小心翼翼地哄着说他的病会好的,让他不要再多心忧心。瞧瞧,他的父母也很懂事,哭都不敢哭。杨府气氛沉沉,没有人敢多一句嘴,所有人里只有不懂事的杨婵痛哭出声,跪坐在病榻前,拉着他的手,哭得像是他要死了似的。杨婵哭着说:“阿兄,你别死。”杨戬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心里想,我还没死就在这给我咒起来了,盼着我死是吧?是是是,我死了,父母是你的,杨家是你的,全天下都该是你的。杨婵爬上床,钻进他的怀里,哭得泪水浸湿了他的衣襟,声音含糊不清:“阿兄,你给我讲讲商宫吧。”杨戬太过懂事,病成这个样子,怨成这个样子,也愿意履行职责,将这个多余的妹妹揽在怀里,拍着背,哑着嗓子说商宫。他知道杨婵因为病弱很少出门,对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于是专挑着美好的一面说。他说商宫繁华,说礼乐典雅,说文士多才,说将士善战。这世道很不好,黑的比白的多得多,杨戬将这世间不多的白色都讲给了这个多余的妹妹听。可他将不好的留给了自己,于是他越说越怨,越说越难过。他太累了,再也不想为了别人过活,他想自由地下来走一走,去壮丽的山川草木,想抛下他长子的职责,做一个逍遥自在的人。他想学想学的东西,做想做的事,而不是困于朝歌,强行压抑自己的天性,将自己活成一头自残的困兽,越过越窒息。他很懂事,知道这样不好,所以从来不说他真正的愿望,而那些残酷的大人们也对他的困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懂事,他不说,所以,他们觉得他愿意,不去捅破这一切的肮脏与龌龊。这所有人中,只有永远不懂事的杨婵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她稚嫩的手擦去杨戬落下的泪水,哭着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