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当权臣挂件的二十年 > 淮西又西1(第2页)

淮西又西1(第2页)

女孩腾地瞪大眼,但只一瞬,“那我能怎么办呢?”

平静之下自是一股委屈和无奈,他瞧得分明。方才在沈舜面前顾左右而言他,说不回去怕被外人责怪不合礼数云云,条条在理,其实心里早就害怕的不得了。

挺倔啊。唐祁忍不住弯了嘴角,“放心,自然不会卖了你。五年前我就听你舅舅说起过你,你抓周的时候,他抄了两部书才给你攒了件茜色鎏金的披风,你可还留着?”

她一怔,摇头:“我已经大了,穿不了了!”

一会儿又说:“五年吗?那你知道我家很多事了。”

青年抿唇,“是不少。”

女孩表情几经变化,像是想到了什么,但终究还是沉默。

唐祁指着前头和船家坐在一起的少年:“丫头,他是何衍,比你大,他会照顾你的。”

半晌,女孩道:“叔父,您唤我阿鸰吧。”

青年微微动了眉,面上笑意却深了。

延嘉十年初,参知政事黄钧万贪腐军饷案发,数月未在朝堂上露面的副相终于被收了监。

京都,朝野一夜风声鹤唳。淮西,黄州却是明月皎皎。

子夜,黄州麻城知县家的大门急响如擂,在这安静的小地方激起了些许不满,邻里有人骂骂咧咧的点了灯,幼儿被惊醒了啼哭爹娘只好来哄,狗儿们也此起彼伏的叫醒了远处的同伴。

府内,烛火未灭,知县唐祁正在书房埋头修改其新著《解蚕说》的图。他有一绝活,便是对所到之处的地势地貌过目不忘,并能一笔画下来,来麻城不过四五年,这里的一草一木皆入他眼,整个黄州的土壤地貌植被径流,他也几乎都了然于胸。因而他的《解蚕说》与寻常专注于对植被、房舍、蚕种的农事杂说大有不同,里面有大量的图,均是用染了油的纸张叠放的,若想看树,那便看树,若想看坡,那便能看坡。这也足以见得他一介白丁出身,是如何能在延嘉四年那场空前激烈的春闱中夺得一甲第十的。

老仆在房外道:“爷,是蓟州沈家来的,说是家人亡故,有急事相商。”

唐祁手中的笔却未停,“却没说是什么事?”

一会,老仆回道:“是个叫沈四的,说沈大人的父亲和妹妹都亡故了,实在是走投无路,求您施以援手。”

细细勾勒图标的笔一顿,唐祁起身动了动僵硬的脖子,才抬头:“请他进来吧。”

自黄案发以来,二人这几月中也只往来了一二封书信,既是知他这义兄心情不好,也确实为避“黄党”之嫌。听闻他家老父去世,也只是托人交了封子和谍文过去,说有事便可找他。没成想真是麻生专挑细处断,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他沈舜到底还是遇到了更难的事。

打开那封信:

“亦惇贤弟安好?如今兄蒙恩师之难,高堂亦撒手人寰,家门零落,锥心泣血刻魂之伤不可言表。眼下处境之艰险,前途之忧茫,都无抵阖家之离悲。稚子年幼,父亡母失,着实惨烈,个中蹊跷,无所可知,愚兄无能,亦无从顾及吾妹独女之周全。残烛风中,急盼弟至。”

薄薄一张纸,短短几行字,墨色却晕染的一塌糊涂,一些错字也是来不及改,可以想见,这封信在提笔时是如何匆忙,握笔人的涕泪又是如何落满了纸。

思绪被拉回了五年前。

延嘉四年的正月,刘兆柏訇然离世之时,正是他与沈舜榜上有名之时,亦是二人相识相知同游京城之时。

春榜开揭后,他二人春风得意游汴湖,途中遇到个颠老道,追着要给沈舜四个平安符,说是他家中四个兄弟姐妹有一个有血光之灾,都带上能避一避。没成想却还是晚了一步,刘兆柏的死讯几日后便传到了京都,沈舜大恸,当场晕了过去,那时他也在旁。

再往后,便是那轰动一时的龙川大案,朝廷潦草结案,吴氏伏法大快人心,却没人管真正的苦主究竟过的如何。当然自古都是如此,寻常百姓家连个慰藉都不曾有,但这刘氏兆柏好歹还得了皇帝的定论——是个良臣。

唐祁拿着那信也难免感慨,“父亡母失”?这才不过五年,那北冀伯的独女便已成了孤女吗?

天未亮,唐知县便着人给县里留了书,匆匆上马。

两日后,泰州沈府内院,沈舜形容枯槁。

如今门庭孤残,满园伤情,母亲陈氏神志不清,妹妹更是不知去向生死难料,小弟沈仪鸡骨支床,只有夫人洪玉与弟妹料理家中。

真是:数把离别泪,萧索绕心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