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明末封疆 > 第103章 意见分歧(第1页)

第103章 意见分歧(第1页)

由于黄轩是唐河县人的缘故,魏渊便指派由他来全权负责对毛葫芦兵进行招募的工作。天刚蒙蒙亮,黄轩便在赵信以及十余名王府侍卫的护送下直奔唐河县境内的伏牛山矿洞而去。魏渊则邀请杨谷来到了唐王府的仪卫司官邸,针对团练编制问题征求他的建议。一身白衣的杨谷经过院中时被侍卫们独特的训练内容所吸引,忍不住驻足多看了一阵。此时王府的侍卫们正在进行魏渊安排的训练任务。他们每五人一组,站成一个纵队,肩头一同扛着一块又长又粗的圆木。这些侍卫们不断的将圆木原地托举,再扛着圆木进行折返的冲刺训练。这些人大多都赤裸着上身任凭汗水四流,他们的表情更是杨谷从未见过的。一个个咬牙切齿,面目狰狞。魏渊在一旁说道:“这个叫做圆木训练,主要是锻炼团队协作精神的。这五个人只要其中有一人撑不下去的话,那其他四个人再怎么努力也是无法顺利完成的。而且为了保持好圆木的平衡就必须使五个人的受力更加均匀,分配好高矮的顺序也是关键所在。”魏渊一席话说的杨谷茅塞顿开,没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的训练项目竟然有如此大的功效。“那为何这些侍卫们的表情会如此狰狞呢?”“呵呵,这也是圆木训练的效果。木头虽然不重,但越往后对身体的消耗会越大。通过相互之间的鼓励与支持,可以最大限度的强化士兵们的体能、耐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魏渊说的有些词语杨谷虽然听都没听过,但大体的意思他也能猜出一二来。面对魏渊如此独特的训练方式,这下杨谷是大开眼界了。“没想到一根小小的圆木竟然能有如此神奇的功效!魏大人的练兵之道还真是独到!”这些看似简单的训练方式其实是无数军事前辈经过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的不断摸索与总结才创造出来的。魏渊使用“拿来主义”用这些先进的训练方法来锻炼自己的队伍,就是希望自己这些手下能够一天天变得越来越具有纪律性和战斗力。魏渊发自内心的说道:“一支军队如果成员素质低弱,即使部队的人数众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其战力也不会强大的。因此我认为要想带出一支好的军队,必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哦?还望大人赐教一二。”“首先就是兄台看到的,即士兵们优秀的单兵作战能力;其次嘛,就是这次请兄台来的目的。”由于杨谷的年龄长魏渊两岁,再加上两人兴趣相投,于是魏渊便与杨谷兄弟相称。“大人有什么事需要杨某协助?尽管吩咐便是。”“其次嘛,就是这队伍的管理问题,此番我想和兄台探讨一下咱们团练应该采取何种的管理模式。不知当年天雄军是何种的管理模式?”听了魏渊的话,杨谷低头沉思了片刻回答道:“我大明自太祖开国以来,历时两百余年。划民为军的卫所制度已经失去实战能力,卢督师放弃了传统的卫所征兵制,转而采取自百姓之中募兵而战。卢督师将部队划分为营、局、司、旗、队五个等级。以十二人为一队,三队为一旗。依次类推,一营军力有千人左右。在下认为此种建制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实现对队伍的控制。”魏渊就南阳团练的管理模式问题与杨谷仔细的商谈了起来,毕竟自己是个门外汉。军队管理这等专业性的知识还是需要听取杨谷这样具有经验的优秀将领的意见。经过一个上午的研究,魏渊与杨谷终于初步敲定了南阳团练的大致管理模式。原本魏渊是希望直接照搬现代军队的建制,即实行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现在兵种模式。但杨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下认为大人凭空建立的队伍编制过于繁琐且很难为世人所接受,所谓枪打出头鸟。过于特立独行的话只怕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最终魏渊敲定在军队的管理模式上,表明继续参照明军的传统编制,但实质内容上魏渊却进行了大胆的改造,不论是在名称职能上还是在人数都进行了调整,以期能够达到他自己所需要的标准。十二人为一队的基础不变,以五队为一司,五司为一局,五局为一营,五营为一镇。各级的长官分别称为队长、司校尉、局都尉、镇抚使、总兵官。各个级别分设正职一名副职两人,其中正职负责临阵指挥,队伍管理,拥有绝对权威。两名副职一人负责对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后勤保障工作,一名负责军事训练工作。杨谷对于魏渊的想法基本上还是赞成的,按照魏渊的编制要求。一镇的军力就在7500人左右,如果能够练出一支精兵的话。这支队伍的战斗力自然是不可小觑的。在兵种设置上魏渊考虑到17世纪中期仍然处于冷兵器与火器交叉的时期,单纯的依靠火器或是单纯的使用冷兵器都是有所欠缺的。因此他决定在队伍中分成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骑兵队、步兵队、鸟铳队以及火炮队。,!如果说刚刚杨谷还是能接受的话,那魏渊这一次关于兵种的设置则完全超出了杨谷的认知范围。杨谷久仕边军,实战经验不是一般的丰富。他从骨子里并不认为在野战中火铳与火炮能有多大的作用,这些东西更多的是用来守城而非野战。“大人,在下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军旅生涯造就了杨谷有话直说的性格。“哦?兄台请讲。”魏渊的这些划分都是凭空想出来的,到底实用与否他也不敢保证。听到杨谷这个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人有意见要提,他还是很重视的。只见杨谷眉头紧锁的说道:“在下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单独设立鸟铳队以及火炮队,只需将他们混合在步兵队当中即可。这鸟铳击发间隔过长且精度较差,实用性并不强。而火炮用于攻城战尚可,但野战之中其移动甚是不便且准星极差。大费周折的专门设立这两支兵种在下认为没有必要。”杨谷的话直接而明了,虽然有些伤魏渊的面子。但出发点确实好的。客观的讲他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这一时期时的鸟铳的威力还不够大,射击的距离比弓箭也强不了多少,且射击间隔太长。如果射击目标身披重甲,铅弹未必都能射得穿。而且明朝官军虽拥有大量火器,但平日里对于火器的训练甚是懈怠。杨谷在边军之时亲眼在战斗中看到成群的明军一窝蜂地进行射击,将子弹打出后又急忙的后退,当遇到满人的骑兵开始追击时往往那些最前沿撤退不及的火铳手已被敌人的弓箭射死射伤一片了。待敌军已冲至眼前之时,火铳立即变成烧火棍只能用来抡了。火炮的缺点就更多了,体型庞大移动很困难,需要长时间才能做好发射准备不说还十分容易炸膛。明军都是将火炮用铁链子固定在城墙之上用来守城,野战中是极少使用的。听完了杨谷的话魏渊只能在心里默默的感慨:“看来时代所带来的局限性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杨谷作为十七世纪中期明朝的一位优秀年轻将领,他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可能大多数的明军将士都持有这种看法。但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魏渊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世界的战争格局都会围绕着火枪和火炮而展开,大刀长矛的冷兵器时代已经是日薄西山,伴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到来整个战争史将掀开新的篇章,火器时代即将拉开大幕。但这一切魏渊又无法向世人说明,世人也不会去相信这些看起来如同天方夜谭般的话语。其实此刻的明朝距离资本主义已不遥远。大明朝的铁产量是当时整个欧洲产量的总和,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白银因为贸易顺差而流向中国,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60%以上,而清朝所谓的康乾盛世时,工业产量也只是占全世界的6%。早在明朝传教士利玛窦《中国札记》就有对中国这样的记载:“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而乾隆时来访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则对中国有这样的描述:“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没有衣服穿……军队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当时大明军队的装备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也是超前的,自己钻研火器的更新发明不说,每当接触到西洋优秀的火器就会重金收购再进行研究仿造,大明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每一营有军士5000人,其中使用霹雳炮3600杆、大连珠炮200杆、手把铳400杆,如此高覆盖的火器百分比已经堪比近代化部队了。然而由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腐败,掌握先进武器和战法的大明最终败给了依靠马刀弓箭的满清王朝。随着清朝的入主中原,整个华夏的先进文明与工艺开始了不可思议的时光倒流了,科学被扼杀了,火器被埋葬了。直到两百年后的鸦片战争之时,手持大刀长矛的清兵在英国人的船坚炮利之下才认识到了火器恐怖的力量。虽然魏渊认为整军精武,就必须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彻底的大改革。只有建立新式的职业军队,才能极大的提高战斗力。但此刻面对杨谷,他突然意识到太过于超前的思想不仅不利于提高战斗力,甚至还会因为众人的误解而起到反作用。想到这魏渊点了点头说:“兄台所言甚是,那就先暂定成立骑兵队、步兵队以及弓弩火铳队吧。”“大人能够如此从善如流,杨谷钦佩之极!”两人又商谈了一些其他的细节,基本上敲定了南阳团练的大体编制问题。日进黄昏,黄轩一行人终于赶了回来。得到消息魏渊亲自从仪卫司官邸内迎了出来。“公子辛苦了!情况如何?”黄轩拍了拍满身的尘土,先是向魏渊躬身施了一礼而后说道:“大人,此番前往毛葫芦兵处想不到是出乎意料的顺利。这些人听完我的来意后便表示愿意加入大人您的团练队伍。”听到黄轩的汇报魏渊很是高兴。“如此甚好!这样的话咱们便可以着手团练的筹建工作了。”“大人还请稍安勿躁。”黄轩在一旁稍稍劝了劝接着说:“只是这毛葫芦兵人数众多,在一万以上。而且他们还提出了两个条件。”“哦?两个条件?”看着黄轩有些担忧的表情,魏渊意识到招募毛葫芦兵可能还要费些周折。:()明末封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