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西安军政到时候让他们直接带人去,自己在西安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一旁的周桐问到“王爷,听说皇庄内种出来了仙粮?”听到这个词朱樉有些无奈,自从红薯收获,朱樉并没有刻意隐瞒产量,那些种地的百姓一传十十传百,不知道怎么的就传承了朱樉得到了仙粮。“你一个朝廷命官还信这一套?”“嘿嘿,当然不信,但是产量下官还是知道的,怎么样王爷?先从西安府开始种植吧。”周桐凑近朱樉一脸的谄媚,差点没让朱樉一脚踹开。“你确定?”朱樉问到周桐连忙点了点头,随即想到朱樉坑人的性格又立刻摇了摇头,但是想到红薯的产量又立刻摇了摇头。这一会朱樉自然不知道周桐的脑子里想了多少东西,周桐的cpu都快干烧了。看的刘伯温在一旁笑呵呵的捋胡子“你这一会摇头,一会点头的,到底要不要?”朱樉问道。周桐问到“王爷,你是不是给我挖坑了?”“你有什么值得本王坑的?整个西安都是本王的封地,本王坑你干什么?”朱樉不满的说的。想了想也对,但是周桐看着朱樉的表情吗,明明就是想坑人啊。“王爷,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弄就怎么弄。”周桐想了想朱樉的话不错,西安都是他的封地,他肯定想着给自己的封地打造好。自己主动要求不如让朱樉来下命令,有这样一个王爷在,那真是痛苦,并快乐着。“本王就留下五千斤种粮,西安府留下一千斤,其余的分散种植到其他地方皇庄吧”最终还是朱樉拿了主意“行,王爷你说咋办就咋办。”周桐笑着说道。“红薯吃多了容易放屁,让百姓家还是种植粮食为主,红薯种个一两亩地就行了。”“另外还有一种作物,今年粮种不多,本王还要育苗,你们就别想了,明年开始西安就可以大规模当做主粮种植了。”朱樉说着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周桐听的点了点头,随后又跟朱樉说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朱樉也是频频点头,当听到吴不醉被封侯之后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火器侯不在,长兴侯也不在,本王王府的建设和火器工厂的制造,你多上上心吧。”朱樉交代了一句。周桐说到“理应如此。”“王爷就藩西安,是西安百姓的福分,如今西安城扩建的图纸已经是一改再改,比原本计划的面积大了足足两倍,已经和咸阳咸宁两县接壤距离很近了。”“王宫因为规格的要求,属下不敢擅自做主扩建。”听完周桐的话朱樉笑了笑问到“周知府什么时候学会拍马屁了?”周桐笑了一下,听的朱樉继续说道“王府不用扩建,各个工坊选址也尽量避开农田,这些事情你去把控就好。”俩人又聊了一阵,青鸟和林东带着一群将官一起到了,周桐和刘伯温识趣的离开,他俩都只是个文官,有关军机大事,他还是不掺和的好。“参见王爷”众人一起行礼。看着占了一屋子的将官,朱樉问到“怎么那么多人?不是我秦王卫的吧?”“当然不是。”声音从外面传来,朱标穿着明黄色的太子服饰出现在了朱樉的书房内。这让朱樉有点懵,一众将领从中间闪开一条道路,朱樉也懂事的从主位上下来,站到一旁。虽然不知道自己这个大哥这是什么意思,怎么突然穿着太子的正装出现,更何况当着外人,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朱标也不客气,直接一屁股坐到了主位上。朱樉带着一众将官行礼“参见太子殿下。”“诸位请起。”“陕西众将官听令。”朱标大声说道。“末将在。”一众将官抱拳行礼。“秦王封地西安,未曾就藩已功勋卓着,今日,孤待父皇宣旨意。”朱标此话一出,一众人立刻跪下,就连朱樉也老老实实的跪在一旁等候旨意。“秦王樉,天资聪颖,虽未就藩,但履历奇功,改税制,治贪腐,肃清漠南,又获仙粮负责万民,赐陕西九府五十七卫统兵职权,上令下达,无有不从。”“末将遵旨。”“儿臣接旨”朱樉站起来白了朱标一眼,朱标则是扎了一下眼睛给朱樉,兄弟俩这一互动当然没让别人看到。也就是面前站的是朱标,换成其他太子朱樉真心都不带信的,兵权早晚都是要给自己的,只是早一点晚一点的事情。“二弟,陕西一地的防务就完全交给你了,不要让大哥和父皇失望啊。”朱标说完就走了,完全不顾朱樉的表情。“末将恭送太子殿下。”众将将朱标送走后,转身看向朱樉。“哎”叹了口气,朱樉知道这是早晚的事,朱元璋分封塞王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巩固防御。“有谁来告诉本王,本王手下现在有多少兵马?”朱樉无奈的问道。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粗狂将领说到“回秦王殿下,陕西都指挥使司,中军都护府所属陕西在外卫所,陕西行都司共在陕五十七卫所共计十六万兵马,分布在边关各个关口和地方卫所,其中不包括殿下您的秦王三卫。”听完这个将领的讲述朱樉起码明白了自己手上有多少兵马,翻看他们准备好的各位所分布图还有兵力部署的舆图,朱樉皱了皱眉。十六万兵马,其中一小半都是屯田兵。明初,当时国家面临国穷民苦的现状,朱元璋总结了历代兵役制度的优劣,选择了“世军制”,即令军士屯田自食,以节省国家开支。明朝的屯田制度主要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形式,其中军屯是主要形式。明朝的屯田制度具体实施时,军户是世袭的,单独编户籍。每个军户家庭中的壮丁被安排在指定的卫所屯区,从事耕种和军事训练。明初时期,几乎每个卫所都实行屯田,军队大体能够屯田自养,屯田的收入成为军饷的主要来源,大大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