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路北方,今夜官血沸腾 > 第29章 临河之路 百姓生活之艰(第1页)

第29章 临河之路 百姓生活之艰(第1页)

路北方对派出所长杨碧华的好心忠告,倒也没当回事。他心想镇长钟暄文就因为吃饭他先离场这件事情有想法,那又怎么样?大不了他在工作中给自己穿点小鞋,别的?路北方还真不惧他。

事实上,钟暄文在这事上,真没有明面上的动作。他虽然说话莽撞,但脑瓜子可不笨。

当时路北方不给他面子,在饭桌上提前离场,气得他脸色发青。但酒醒之后,细细掂量,知道这事儿自己也有欠妥之处。

何况路北方的简介,他也看了。此人系行伍出身,个性耿直,又在政府办上过班,熟知县里的干部,镀金的条件明显,自己得罪他,没必要。

但是,钟暄文就这事,还是心存气恼的。

他觉得路北方不给自己面子,也没陪自己好好喝酒,又不会玩牌,那就不是一路人。以后对这样的人,自己不理他、也不惹他,直接将他架空,放在镇上自生自灭。

因此,第二天上班之后,钟暄文像没有前一天的事儿一般,主动与路北方打招呼,甚至笑咪咪凑上前拦着路北方道:“唉,北方,昨天我喝多了,也不知道你在生活方面,安顿好了没有?”

伸手不打笑脸人,钟暄文这样说话,路北风只得挥挥手,陪着笑道:“谢谢钟镇长关心,现在宿舍和办公室都搞好了!”

“好、好!安排好了就行!你初来乍到,有什么不方便的,直接跟办公室主任杨小芸说,或者跟我说也行。”钟暄文虽然心里对路北方不感冒,但是,话语还是很到位。

而且,在当天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实则也就是路北方的履职见面会上,钟暄文就路北方向大家作介绍后,还对他的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

钟暄文将路北方作介绍后,便提议,鉴于镇里分管文教卫工作的申军同志已退休,我提议让路北方同志来负责文教卫工作,具体联系镇中学、镇中心小学,以及镇卫生院、还有九个村的卫生室,当然,还有镇文体站、镇电视网络服务中心,大家看看有什么意见?

镇长钟暄文的安排,其实暗地里,是与镇委书记陶大军通过气的。两人一致认为路北方作为城里下来的干部,只是来走走过场,和以前的那些干部一样,到乡下镀镀金,丰富下履历,然后干不出什么名堂,就回城去了。

因此,当钟暄文提议后,陶大军几乎都没有反对,当场拍板,同意让路北方来分管这一块的工作,并且还煞有其事勉励路北方一番,希望在他的领导下,临河镇的文教卫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路北方根本不知道分管文教卫工作意味着什么?他是个官场上的新兵,对分管工作哪块肥得冒油?哪块一穷二白,根本不清楚。

陶大军讲话之后,路北方很平静地接受了镇里的安排,并学着陶大军的腔调,表示在这岗位上,一定全力以赴……

路北方如此爽快答应接手文教卫工作,陶大军和钟暄文心里暗自高兴,几个党委委员互相望望,眼神中有些怪异神色!

他们可知道,这几个单位都有固有的运营模式,甚至单位的资金来源也是固定的,业务又有对口的上级单位来做指导。等于路北方这职务,其实就是实打实的闲职,根本就没什么活儿。

路北方倒不管那么多,他接手分管文教卫的工作之后,便在办公室主任杨小芸安排下,在“文教卫”门牌的办公室里坐了下来。

这办公室有三张办公桌,路北方的在最里边,外面这连着的办公桌则是两个年轻人。一个是借调的二十来岁的大学生村官江欢,另一个是三十多岁少妇干部祝雨桐。两个女人,长相都中上,江欢,瘦,个高,苗条,皮肤较黑。祝雨桐同样个高,但肥,屁股大,虽是冬天穿得厚,但也能感觉出她的丰满。

年轻人在一起,就是好相处。本来江欢和祝雨桐之前的上司申军,是个年近六十的老头,此人好为人师,说话叨唠,因偶尔写点小文章,又不会电脑。每回写出来的文章,都要江欢或祝雨桐给录到电脑上,而且在工作中说话刻薄难听,两个女生都比较嫌弃,三人一间办公室,有时半天都不会说话。

如今调来个大帅哥,而且听说是未婚的,顿时让两个人心情明朗起来。祝雨桐这少妇,见了陆北风这个帅哥,她的心情,就和男人看到了一个绝世美女是一样。

只要微微扭头看着他健硕的身姿,她都会有些许感觉……

在路北方到来的当天下午,她就在桌上摆了束鲜花,让整个办公室洋溢着花香。

虽然办公环境不错,两名手下也热情,但路北方去上了两天班,就发了两天呆。

镇中心小学和镇中学的管理相对是封闭的,业务接受县教育局的指导。他这个副镇长总不可能穿到学校里去无事找事,要去检查一番吧。

卫生院每天倒很忙碌。但小镇上的卫生院就一个院长,二个副院长。业务方面,与学校差不多,接受的是县卫生局的指导。而且两名副院长还要值早晚班,自己没事去那嘛?

至于文体站和电视服务中心,这两个单位都在镇上有独立的办公室。只是这办公室早就搁弃,连名工作人员的人影都没有。特别是文体站,由于经费得不到保障,前任站长早就外出打工了,现任站长的职务,还是由祝雨桐兼任着。

工作没有什么事,路北方就骑着摩托车,在镇上转了转,偶尔也骑车到郊野,看看在冬阳下绿油油的庄稼,以及和墙根下晒太阳的老年人聊聊天。

通过几天观察和了解,路北方渐渐知晓了临河镇的很多情况。

临河镇的经济状况,按说在绿谷县还可以。因为镇里有两个国营沙场,还有个渔场。这三个经营实体,每年还是能给临河创造不少税收。

除了这几个靠着资源生存的实体之外,临河镇就没有别的产业了。镇上统计的人口有二万八千多人,现在常住却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常住人口急剧减少,一方面是有钱人都跑到县城去了。另一部分只要是出门打工谋生。

现在镇上留下来的人,倒也有不少有钱人。这些人要么就是镇上有门面有家底的那批人,要么就是参与贩卖河沙的小老板,运输车队的队长们。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而从事不光彩的生意。比如偷采河砂,还有人晚上偷偷去猎鱼。临河镇河网密布,渔业资源相当丰富。如果用电网围捕的话,有时候一个晚上,都能捕四五百斤鱼,卖几千元。

除了这一部分人,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都比较穷困。逢每周赶集的日子,便可以看出来。临河镇每周五赶集,村民多是背着种的菜,扛着养的鸡,风尘仆仆来摆摊售卖,从这些人穿着和精神面目,都可以看得出生活的艰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