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是报喜不报忧,若是孕吐得厉害,得请太医开止吐的方子。”当年她就是这样,调了好几回方子才算有些效果。
注意到大堂姐在看痰盂,姜舒月含笑给她解释:“痰盂不是我用,是给王爷准备的。”
舒心傻眼了,脱口道:“你遇喜,为何给王爷准备痰盂?”
姜舒月倾身过去,低声与舒心说了两句,舒心:哈?
妻子遇喜,丈夫孕吐,还有这样的好事?
上辈子她怀孕,为什么全程都只有她在吐,最后把胆汁都吐出来了,特别特别苦。
舒心问姜舒月是怎么做到了,姜舒月给她科普:“每天同吃同住,但个人体质不同,不是每个男人都会吐。”
谜底揭开了,同吃同住。
胤禛显然是对症的体质,奈何她怀弘晖的时候,他歇在李氏院中,又怎么会替她孕吐。
“王妃真好福气,怀孕的时候王爷都没去妾室房中,只守着你一个。”看来在调。教男人方面,小堂妹确实有一套,至少比她强。
就她那个六品官的丈夫,因她婚后一直没有怀孕,都闹了一回纳妾。
当然,已经被她镇压下去。
见小堂妹孕中无事,舒心总算放心了,转而说起耐旱小麦来:“不知为何,耐旱小麦种到河北、山东的田庄,总不如京城周边产量高。”
姜舒月知道原因,但她不敢说,主要怕大堂姐不如四爷经吓。
“产量低了多少,大姐姐测算过吗?”她只问自己感兴趣的。
舒心点头:“我让管事算过,低了近三成。”
四爷刚发现产量不一致的时候,好像差距只有两成,现在怎么变三成了?
难道是因为不在同一个区域的缘故?
当初四爷发现产量不一致的地区都在京郊,只是方位不同罢了。
雾隐山田庄在京城以北,她在北边种田,京城北郊的粮食产量比南郊高出两成左右。
而大堂姐所说的情况,已然超出了京城的地界。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姜舒月心中有了计较,对大堂姐说:“一方水土养一方庄稼,既然是这样,大姐姐便将高产粮食集中在京城周边的田庄耕种好了。”
“也只能这样了。”舒心叹气,“可惜了我在河北和山东的田庄都修建了农田微水利。”
姜舒月安慰她:“大姐姐别急,等我生产完便去河北、山东看看,尝试培育适合的高产粮种出来。”
舒心诧异:“你能出北京城?”
据她所知,皇子没有公差不许出京,更不要说皇子的福晋了。
姜舒月眨眨眼:“王爷说出公差的时候带我去散心。”
舒心:好好好,被偏爱的永远有恃无恐。
她长记性了,往后小堂妹屋里的事她一概不打听,免得跟着瞎操心,也免得拿来对比气出内伤。
送大堂姐出去的时候,天阴得很沉,好像随时能下雨,姜舒月提醒道:“江南富庶,鱼米之乡,我打算去过河北、山东之后,到关外看看。大姐姐若是在关外有田庄,不如把农田微水利提前修建起来。”
“关外比京城湿润,种水稻更便宜。”上三旗的人家,谁家在关外没几个田庄,觉罗家有,舒心的陪嫁里也有。
姜舒月笑笑:“正是种水稻。”
高产玉米,耐旱小麦,终于轮到水稻了。
在粮铺,小麦粉比玉米粉贵,而稻米比小麦粉贵……很多。
若说稻米哪家强,当然是南边鱼米之乡的出产,可若论美味,关外的稻米才是一绝。
先帝在位时,便在关外设置了总管衙门,专门负责进贡优质稻米和特产。
可惜关外太冷,稻米一年只产一季,且每季的产量也不如南边多。除了进贡,便是自给自足,很少有余粮能卖到关内。
所以大粮商炒作粮食,囤积居奇,从来只在江南一带,几乎没人往关外来。
但关外是大清的龙兴之地,又是旗人的故乡,若能提高关外稻米的产量,恐怕八旗人家都能受益,到时候雍郡王的声望只会更高。
舒心想到的这一层,姜舒月自然早想到了,但她最终的目标并不是帮四爷走上人生巅峰,而是进一步增加粮食的产量,丰富粮食的种类,让她的子民能吃饱穿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