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金华山。
今日是虞历八万七千五百一十五年春,乃是新一批修士入金华山修道的日子。
此时金华山金鳞云海之上的山腰广场上,有不少新入门的修士都围坐在一棵老松之下,听那松树下的道人谈天说地。
那是一位金华山内院弟子。
道人头盘了个混元髻,没有戴道冠,斜靠在那松下石台上,郎朗说道:“尔等皆知,我山海乃末法之世,仙神不显,鬼神大昌。”
“世人皆道是鬼神庇佑山海十万年岁月,却不知,那幽冥之祸,却是联绵山海十万年不断。”
“无论是鬼门大开百鬼夜行,还是泥蛟行龙祸乱一方,又或者黄泉躁动,疫病频,皆是鬼神之为,意在愚弄世人,获取香火。”
“真君自天外天来,不忍见人间疾苦,故斩泥蛟于金华,立庙玄青。”
“后黄泉躁动,孽龙出幽冥,破金华山,荼毒百万里,真君斩孽龙以救世,孽龙之化作了这新的金华山。”
“那一战,孽龙以万里之躯横扫山峦大地,而真君显法天象地,一剑斩龙,当真是惊天动地的一战。”
道人把金华山的来历娓娓道来,声情并茂,听得周遭围观的修士心驰神往。
旋即,道人又说道:“后来,真君于金华山立下道场,传法四方。”
“又行罗天大醮,请天尊临凡,种种布置之下,才有了今日金华山之昌盛。”
“只可惜,幽冥鬼神不安于蛰伏幽冥,擅起兵戈,引得渊墟劫气肆虐,波及幽冥人间。”
“自劫气爆,幽冥鬼神为祸人间各地,魍魉鬼祟层出不穷,也已数载有余。”
“好在东阳大帝感幽冥之劫祸及三界,令靖宇正法神君率天地正神三十六位下降幽冥。”
“但幽冥鬼神太多,人间十万年供养,养出了太多邪神魍魉,于是东阳大帝亲至幽冥,以大乘神尊,镇幽冥鬼神,压服万鬼。”
“算来,自东阳大帝入幽冥,也是三年有余了。”
有修士连忙问道:“道兄,那幽冥情况现在如何了?”
那道人感慨道:“幽冥大势,又岂是我这微末修为能知晓的?”
“不过我倒是听师兄们说,幽冥之中,也有一尊鬼帝汲取了万千鬼神之冥气,实力强横无边。东阳大帝为了镇压那尊鬼帝,将其带离了幽冥,据说在天外天斗法呢。”
闻言,一众修士不由得望向了天穹。
只见金华山上方,骄阳横空,播撒万千金光,那五彩斑斓的霞光瑞霭萦绕周天化作丝羽,又有一轮青阳悬于两峰之间,映照天穹璀璨,隐约可见万点星辉
仙鹤绕空,彩雀成群,琉璃金光映照云海,天华清气流转周天,好一副仙家胜景,就是不见斗法之踪。
那道人忍不住笑道:“你们便是把脖子伸得再长,还能看到天宇之上不成?”
“东阳大帝与那鬼帝斗法,乃是在山海界之外,距离人间不知几万万里,肉眼凡胎,如何看得清楚?”
“若你们能有沈尧师兄那般天资,自行悟得天眼,说不定还能窥见一二。”
听道人提到沈尧,修士们又是一阵向往,那可是金华山玄青七子之,被誉为小真君的沈尧,沈真人啊。
如果是沈师兄在这里,一定能看到东阳大帝和那鬼帝斗法吧?
只可惜,玄青七子此时都入了幽冥,在幽冥之中讨伐鬼神,历练自身呢。
然而无论是道人,还是这些修士,他们并不知晓大乘之间的斗法是何等模样,更不知晓那等斗法神通是何等的声势。
沈尧莫说开天眼,他就是破境炼虚,都不一定能看清两尊大乘的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