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南柯梦演员表 > 第119章(第2页)

第119章(第2页)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皎皎迷迷糊糊道:“你别欺负我记性不好。这是曹丕的《燕歌行》。”

梅任行道:“我又没说是今天写。且容我先借花献佛一下嘛!”

皎皎翻了个身,睡去了。梅任行却心中怅惘难平,翻来覆去许久,方才睡下。醒来时,正是晨光熹微,皎皎依然在熟睡,这次并无泪痕,想来应是一夜好梦。梅任行轻手轻脚洗漱了一番,便坐在书案前,盯着院里的梧桐树发呆了。

不多时,皎皎也醒了,洗漱过后,梅任行特意给她梳了个唐朝时的少女发髻。二人来到楼中,大厅里正在换场,人声鼎沸,依稀能辨认出“崔知府”、“太子”、“菊花”、“牡丹”来,不禁心生好奇,凑了过去。

“你听说了吗?昨日崔老太太来了,那叫一个热闹!”

“可不是,直接就在衙门口教训了起来,给了好一个没脸!本来我还不知道,我姑丈就在衙门当差,说与我听的。”

“简直就是当代版‘伯俞泣杖’啊。”

“何止啊!孝子纯臣,莫过于此了吧。”

二人问过众人,才知道诗会当天,太子扣下了山上所有人,欲细细盘问。知府知晓之后,连忙赶到,长跪不起,据理力争,与会民众方得下山。然而不知是谁,去给远在家乡的崔老太太送信,只是那人走得太早,信息延迟实在严重,道是崔知府故意安排、煽动民众,又将那个荒诞至极的调色盘呈上。老太太以为自己这小儿子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不顾自己七十好几的年纪,硬是赶了好几天的路,待到了洛阳,便直接上了府衙兴师问罪。知府见其母如此,怕出言分辩,会以为自己不知悔改、推脱责任,本就舟车劳顿,一怒之下再气坏了身子,于是也不为自己辩解,只是磕头认错,任其责打。然而崔母年迈体弱,力气早已不似当年,打了几下之后便大喘不已。崔知府见此情景,百感交集,不由痛哭,命人代为笞挞。待到其消气,方说明缘由,然而却把太子殿下撇了出去,只道是自己的安排,太子殿下不过一时兴起,恰好去了诗会。只是不知道哪位好事的同僚,见太子殿下已经离开洛阳,向南而去,便打发人在府衙门口摆了一排富贵菊。好看是好看,然而由于皎皎那首《问菊》在洛阳城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难免让人觉得是在讽刺知府惺惺作态。

二人回到三楼房间。早饭和汤药都已经放在桌子上了,仍旧用长热碗盘盛着。

“皎皎,你怎么看?这位崔知府,到底是真是伪?是真情流露,还是政治表演?”

“不知道。不过我愿意相信是真。”

“为什么?”

“反正也分不清真伪,既然分不清,那就认为是真吧。阁主说过,为人要向最好的方向去揣测人心,处世要向最坏的方向去揣测人心。而且真伪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只要对百姓好就可以了。他愿意为了百姓据理力争、犯颜直谏,我看就很好。其实想想,他也挺难的。”

“也对。既要尽忠,又要尽孝。既不敢违逆太子,也不能完全站在他那边,还要委过于己,替其掩饰。不过也亏他说得出口,堂堂知府,何必为了一个小丫头公器私用,大费周章?更何况,写的还是诗,不是什么举业的文章。还不是听这位太子殿下差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