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人吗?”
姜怀民问出了标准路人看国际赛事关心的问题。
“当然有。”姜冉有气无力地回答。
”能过资格赛吗?”
“能,虽然咱们起步晚,但是咱们专业。”姜冉摁着遥控器调高了声量,“男女组都会有人进三十二强的,就是不一定能摘牌。”
姜怀民正在沏茶,紫砂壶茶具在他手里发出叮叮当当轻微碰撞的声音,加上沸水滚开,气泡不断升腾然后炸裂,那组合声响叫人昏昏欲睡。
姜冉打了个呵欠,她打开电视的时候比赛进行到后半段,应该是雪道的问题,有冰或者是别的原因,已经接连有三个选手在倒数第二个旗门甩出去。
“这种情况对后面比赛的人不公平。”
沙发另外一边,北皎说。
“这锅赛事方就不背了,自古比赛都这样……所以训练的时候就要努力克服,用技术去ver这些外在因素。”
姜冉瞥了他一眼,这时候一个波兰选手稳稳地过了这个大家都摔的地方,高举双手冲天空挥拳,冲过了终点线……她睫毛颤了颤,说,“看,人家都能过,怎么就你摔?”
北皎看她一脸理直气壮,无奈地摇摇头。
“尽说大话,能参加奥运会的难道还有技术不到位的吗,我听说冬季奥运会可不是国家指派选拔,大家都是靠实力。”
姜怀民在旁边说。
姜冉面无表情地玩弄怀中的热水袋盖子,心想,“听说”这词用的很妙。
在北京冬奥会前,因为中国在冬奥会上除了短道速滑几乎没得众所皆知的强项,所以其实压根没几个人关注冬奥会,最多就是看看官方宣传可能拿金牌的项目,或者欣赏一下隔壁几个国家的花样滑冰。
冬季奥运会那知名度和普及度与动不动就全民收看的夏季奥运会差的远了去了——
也就是这次家门口的冬奥会,大家才有前所未有的热情,认真地开始研究这个比赛到底是怎么回事。
比如姜怀民,也可能刚知道冬奥会参赛需要过往的世界杯等指定赛事的固定积分。
“实力再强总有意外嘛!”姜冉不欲同他争辩,“技术到家的话能有效减少意外的产生。”
姜怀民欲言又止。
这时候比赛结束了,大屏幕上有了最后的男子组成绩排名——
因为赛道就是两条赛道,所以比赛还是分成了红组和蓝组。
资格赛中,是红、蓝两个组各取本组的前十六名,也就是一共三十二名参赛选手进入下一轮比赛。
这时候,就像是为了应证上一秒他们讨论的关于“意外”的话题,极其戏剧化的一幕真的出现了。
只听见电视里,解说“哦”了一声,【金都灿选手排蓝组十七,差了第十六名来自挪威的奥尔多尼亚选手,001秒。】
解说员语气微妙。
姜冉撇过头,正好看见屏幕上在蓝组的第十七名,有一个韩国国旗标志,成绩还真就差入围资格001秒。
大概是赛事导播也觉得这件事比较离谱,直接镜头一转大脸怼给了这个韩国选手,只见他愣怔的站在赛道下面抬头看着排名情况,看上去震惊的要命。
几秒后,他情绪失控,一把扔了手里的滑雪手套,怒火冲天,一边用本国语言飞快谩骂举起自己的滑雪板扔向旁边护栏——
护栏后面还站了一堆国际友人媒体,扛着摄像机如鸟兽散开。
姜冉心情很复杂,设身处地想想好像是有点不能接受,蹙眉评价:“有点可怜。”
拿起手机想看看群里的人怎么说,却发现大家都在放鞭炮,群里的“哈哈哈哈哈哈活几把该”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