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到1996,郑斯南陆续接下品优薯片、奥可可饼干、农辛方便面、怡利巧克力糖果在江城的代理。这几个新品牌都放在新公司名下。老公司环宇这边,她的主要精力和资源还是放在波卡上头。
波卡的Tom已经在新市场就职,顾时川当然没有被拖过去,但他1994年在中国市场先扬后抑的业绩,让总部对他颇多想法。
新上级认为他这是在向Tom投诚,故意压业绩,让他这个新上司脸上不好看。更高层则认为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太大,而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政策,这不是企业努力就可以改变的,于是开始减少中国市场投入,以减少市场风险。
原本打算给郑斯南的芋片也没了,海苔的先款后货政策也跟着收紧了,顾时川新开发的深圳市场政策更紧,现款现货不说,居然也学着日清要走汇率变化的波动定价。
这让顾时川有苦说不出。但郑斯南也盘算过,就算顾时川和她没有私人关系,她也没有配合顾时川做这个业绩曲线,那么顾时川被Tom捆绑成功,中国市场就会新来一位区总。
那对郑斯南来说,是福是祸可真是不好说了。
所以,于赚钱于感情,她都得把顾时川留在中国市场。
“你现在做深圳市场很困难、也不给你开上海市场,但你的工资少一分钱不?”郑斯南问。
“比原来不少。”顾时川叹气:“但
比好业绩下应有的收入,自然是少的。”
“这损失比起去Tom市场,哪个更大?”郑斯南再问。
“这怎么能比。”顾时川又叹一口气:“中国市场的未来无可限量。”
“这不就是喽。”郑斯南拍了拍他的肩膀,利落说道:“多看未来。”
“当然。”顾时川再叹一口气:“我倒不是烦恼总部现在给的资源不够,而是烦恼他们对中国市场的犹豫。”
“顾先生、顾总。”郑斯南笑眯眯地看着他。
“有什么想法?”顾时川警惕地看着她。
嗯,只要她不喊他的全名,就一定是有事。
“我接触这么多外资品牌,谁都是对中国市场磨刀霍霍,只有你们波卡还在犹豫观望,甚至还有撤资的想法,我看你们总部的见识也有限得很。”郑斯南说:“不如离开吧。”
“美资公司整体情况确实是你说的这样,但欧州公司大多和波卡一样的态度。”顾时川说:“这中间自然是大家对97的想法不同,但也就一年时间了。97之后,一切都会确定下来。”
“联合声明85年都生效了,还能怎么变?”郑斯南轻嗤一声,不以为然:“真以为自己还是列强、以为我们领导人说话不算数,他们还能硬抢回去呢?”
“你看美资公司大都很热情,可见世界主流认知还是站在联合声明的基础上。波卡例外,波卡的犹豫的主要原因在业绩上,加上97预想,也就
多想了些。”顾时川分析说道:“欧州不同,你也说了,人家是列强嘛,不走到那一步就不会放弃幻想,也正常。”
“既然是这样,你换一家美资公司不更好?”郑斯南说:“或者就别干了,做我的股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