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万历佑明吞噬 > 第七百零八章 广建图书馆增加文事岗位(第2页)

第七百零八章 广建图书馆增加文事岗位(第2页)

“内臣在!”

王世贞忙回了一句。

朱翊钧这时问道:“你素来为文坛盟主,想必是阅书无数,想必是能替朕荐举到几本佳作,几名大文豪的。”

“说实话,本朝诗词歌赋已经不及汉唐两宋丰富,尤其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佳作,这会显得本朝文治很不出彩,似乎中华之文化到了本朝,在走下坡路。”

“或许诗词歌赋这些在本朝已经不合实际之文化需求,但新出现的话本,算是符合天下人实际之文化需求的吧,那这些应该要在本朝达到更高的程度才好,如此才能显得本朝也是文教昌盛的。”

“请皇爷放心,内臣定能为陛下发现到许多佳作,许多文采斐然之人。”

王世贞这时拱手回了一句。

朱翊钧颔首。

“青浦缙绅王圻献”

“金坛王肯堂献”

“休宁程大位献”

……

因朱翊钧要求天下人献书,又加上范家天一阁就因为藏书丰富而被授予官职,且皇帝还表示会对优秀图书相关作者有厚赏,所以,一时间许多江南士绅都来献各类自以为拿的出手能让皇帝重视的书籍。

当然。

江南一带,本就文教兴盛,写书藏书的都很多。

故而,没多久,朱翊钧就收到了许多来自民间的书籍。

<divclass='gad2'>  “臣恭喜陛下,这些书,不少都是可传世的佳作大作,真要善加保存于后世,已足以可以作为本朝文教兴盛之标也!”

王锡爵这一天就向朱翊钧说了起来,且道:“尤其是这本竟有两百余卷,可谓大书!年代与相接,上起南宋嘉定间,下到本朝。”

“而且此书较增出节义、书院、氏族、六书、道统、方外等六考,各考之下分卷标目,但田赋考中增加了黄河、太湖、三江和河渠四个子目;国用考中增加了海运;学校考中增加了书院、义学。”

说到这里。

王锡爵就对朱翊钧拱手禀道:“陛下,这书完全可以与本朝会典参用。”

这时,沈一贯亦笑道:“商人程大位所献也属于算学奇书,其“留头乘”和“归除法”可称绝妙,堪称珠算之集大成也!其所提‘丈量步车’更是神奇,对丈量田地将大有裨益,使天下度量效率将大幅度提高。”

沈一贯说着就拱手奏道:“愚臣以为,皇明算学奖当非此人莫属。”

沈一贯口中的程大位,在后世的数学史上的确颇有名,被誉为珠算发明之父与卷尺之父。

不过,朱翊钧因为不是这个专业的,所以倒也不是很清楚此人,如今才得以从沈一贯口中得知,且因此把接了过来,专门翻到了“丈量步车”的地方看了一眼道:“此物不如直接叫做卷尺。”

沈一贯拱手称是。

而王世贞这时也跟着道:“陛下,临川汤氏一族所献其家人汤显祖所著,虽还未刊行,却也堪称大才子之作,据闻,汤公虽早有意写此书以歌新礼,但本打算辞官后再写,只是如今又进了诏狱,也就干脆将此提前写了出来,寄回给家人,令家人找人刊印。”

朱翊钧听后就把王世贞呈递的拿在了手中,看后就发现原来是后世有名的,便道:“是当得大才子之作。”

接着,朱翊钧就道:“这些书都要编录入!把江南文人都号召起来,让他们抓紧抄录这些书,省得这些书将来失传。”

“是!”

真正是国家富强,才让朱翊钧现在敢如此大手笔。

一时间,整个江南的文人都参与到了和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当中来。

许多清高自许而不愿干普通力气活,又囊中羞涩的落魄文人纷纷领了这份差事,在各处公舍内抄书校书。

整个江南地区也因此一时纸业大兴、满城墨香,同时大量银钱也如流水一般从内库国库流入到这些文人手里。

“你真找到活了?”

松江,因蒸汽纺织大兴而纺纱收入大减的侯氏这天就惊喜地看着自己夫君童生沈懋孝拿着一把银元回来,惊喜不已地问了一句。

沈懋孝点头:“是替朝廷抄书的活,还给我一个月三两的工钱,因为我字写的好,专门负责最后的誊录之事,所以工钱高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