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措手不及。
最开始流行,是在各所高校的录像室、放映厅、露天影院,以及那个时候刚刚在国内出现的大大小小的网吧里。
还被京影学院拿来做教学片使用,口碑的积累,也就是在《大话西游》被一遍遍的播放,开始一步一步的被捧上了神坛。
顾北还记得,当时在互联网上,从BBS论坛到大小网站,关于《大话西游》的台词摘录与讨论比比皆是。
影片里的经典台词,比如“需要吗?不需要吗?”、“I服了YOU”,更成了年轻人之间,流行一时的常用词。
更奇特的是《大话西游》带来的独特文化现象。
那些喜欢把《大话西游》的台词挂在嘴边,处处模仿《大话西游》的年轻人,甚至被叫做大话一族,堪称当时年轻人群体里的火热时尚。
就连影片里《ONLYYOU》等插曲,年轻人平时也是一言不合就唱起来。
大学里逢年过节的联欢会上,模仿、恶搞《大话西游》,更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大话西游》的电影风格,也被冠上了无厘头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荣耀称号。
就连刚刚兴起的网络小说,也形成了着名的大话西游派,涌现出了《悟空传》、《沙僧日记》等经典作品。
在《大话西游》之前,还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这样得到众多年轻人的心理认同。
为什么一部扑街了好几年的电影,会在数年之后突然躺红。
没错,就是躺红。
因为《大话西游》的投资方什么都没做,已经接受了这部电影的失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这部电影突然就红了。
还给一代年轻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之所以能如此,首先离不开这部电影的高品质。
就以演员来说,无论是主演周星池,吴梦达、朱音、蓝洁莹等香江演员,还是路树铭等内地演员,都正处于演艺生涯的黄金年华,也把他们最好的表演状态,贡献给了这部荒诞的电影。
哪怕是拍摄过程中,严重不认可该片的西影厂编导们,也高度认可周星池团队的敬业精神。
连续几个月的艰苦拍摄,中间经历了风沙等自然条件的考验。
周星池团队却始终保持着认真高效的工作风。
以极致的匠人精神,把每一个细节都精心雕琢完成。
而与高品质同样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电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国互联网文化的童年时代。
20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刚刚开始在内地普及,网络文化如同一张白纸,而制作精良的《大话西游》,借助网络高效的传播方式,就成了这张白纸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别是《大话西游》进入北京高校,以及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大话西游》后,当时第一批大话西游粉丝们,就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表达观影的感受。
在那个没有微信、微博、QQ的年代里,各种论坛,成了讨论《大话西游》的知名平台。
就是在这样一个白纸般的互联网时代,《大话西游》的热度开始逐渐升温,许多粉丝自发组建了大量的大话西游网站。
虽然这些网站的内容,以后世的眼光来看非常简陋,多是些台词分享,与心得体会,却带来了异乎寻常的参与度。
随便输入”大话西游”相关的几个字,搜索引擎就能找出几十个网站。
如此流量,不火也难。
随着一系列衍生品的出现,让《大话西游》有了更旺盛的生命力,并最终形成了独有的大话西游现象。
可以说,《大话西游》的突然走红,已不止是简单的电影艺术问题,更是内地互联网产业的一场重要革命。
顾北现在想做的就是,让这场革命提前到来,不单单是为了《大话西游》这部电影,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互联网上提前点上一把火。
传统的电影院营销模式,显然不足以让《大话西游》成为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