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目录 > 第一百七十一章 以天下为棋(第3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 以天下为棋(第3页)

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姜子牙便问周公:“你以后咋治理鲁国呀?”

周公便说:“尊敬应该尊敬的人”。

姜子牙听后叹了一口气说:“鲁国会越来越弱的”。

周公听后也问姜子牙:“你准备怎么治理齐国啊?”

姜子牙回答说:“我任用贤能的人,尊崇功绩。”

周公听了以后的反应也是叹了一口气,然后说:“以后齐国的君主可能会被谋朝篡位啊。”

后来的历史证明了姜子牙说的非常对,鲁国后来“日以削”,到春秋时成为常常被欺负的一个国家。

《左传》、《史记》、《资治通鉴》中提到鲁国一般是两个标签:礼仪之国、被欺凌的弱国。

那么,反观姜子牙的齐国又怎样了呢?

齐国传了二十四世后,被田氏篡位,姜齐变成田齐,反而是弱小的鲁国,倒是传了三十二世。

周公更重视道德教化,姜子牙更重视人尽其才,但问题在于,道德教化做得好,国家未必强盛,身为礼仪之邦的鲁国却受尽了屈辱。

人尽其才做得好,却未必稳定,大家的争竞之心被挑起,反而导致弱肉强食,纷争不断。

世间没有两全其美之法,你只能选择自己更在乎的一面,而不得不承受另一面。

所以纵观历史,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各朝帝王都喜欢用一个方法,那就是外儒内法。

儒家思想尚古,希望回到西周时代的盛世,儒家认为造成“春秋战国”时代战乱频仍,礼崩乐坏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家都不“师法古人”,破坏了当年定下来的“周礼”。

如果大家都继续守“周礼”,各安本分,那么社会就会安定,百姓和诸侯都能保全身家性命。

法家思想则不同,他们反对“师古”,他们认为时代已经改变,人君就该顺应时代,抛弃已经陈旧腐朽的“周礼”,用新的方式来治理国家。

儒家推崇“王道”,而法家推崇的是“霸道”,可以说外儒内法就是王霸之术。

儒家思想讲“仁,义,礼,智,信”,虽然不好用,但是好看。

儒家因为它华丽的理论,超高的道德标准,鼓励民众各安本分的思想,被封建统治阶级挂起来让民众们去学去看。

但是统治阶级们自己却对儒学嗤之以鼻,他们只是因为对自己统治有好处所以才拿来用的,他们虽然也学儒学,可他们却很少用,朱高炽这种仁义之君终究只是少数,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封建统治者。

儒学华丽的理论,超高的道德标准是来约束臣民的,而不是来约束他们自己的。

这也是为何苏泽一门心思想着坑老朱家一把的原因,没办法,制定规则的人不受规则,所谓民主就是个天大的笑话,不限制皇室的权力,任何变法都是镜花水月!

不过此刻的苏泽倒是不着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士绅们都还在逍遥,犯不着现在和皇室站在对立面,先把士绅,地主给弄死再说。

此时的苏泽处理完了琐事,忙里偷闲正在下棋,只见他一板一眼的端坐在棋盘前面,神色前所未有的专注,手中的棋子拿起来又放下,久久未曾落子。

“少爷,要不算了吧,还有人等着你谈事呢。”丁航双手抱胸,百无聊赖道。

苏泽先是瞪了丁航一眼,随即捡起了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说道:“不急不急,让徐三那狗东西等着,容少爷我先悔一步棋!”

丁航有些无语的翻了个白眼说道:“少爷,你要是实在无聊的话可以回家找幺幺和郡主他们打麻将,我可没工夫陪你在这儿下五子棋。”

丁航实在有些无语,苏泽悔棋也就罢了,毕竟是他少爷嘛,悔棋就悔棋好了,有点特权很正常。

关键是一局棋苏泽能悔好几次,棋品实在太差了,丁航实在不想忍受这种折磨了。

如果他有罪,官府可以把他抓起来,而不是让他在这儿陪苏泽下五子棋。

全天下也许就只有苏幺幺有耐心让苏泽不断悔棋了,换成谁和苏泽下一次棋都不想下第二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