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忧心女儿,迫不及待的搭上手,跟着张良出去。她把扇子放在鼻尖上,四下一扫,发觉他们正在会稽城外的一座山下。
前来迎亲的队伍有二十多个人,有不少熟人,比如说英月,还有上次送她回会稽的那拨人。
送嫁的,则只有项羽和几个侍女与仆人。
“扇子放下来吧,要走三天呢,难不成时时遮着脸,吃饭怎么办呢?”英月在旁笑道。
怀瑾面上一红,将扇子放下,英月瞧着她惊艳道:“怀瑾姐姐,你今天可真好看呐!”
她抿了抿唇,兀自瞧了一眼张良,却见他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满目柔光。
原伏等人见这二人仿佛眉目传情一般,都哄笑起来。
“我去瞧瞧孩子。”怀瑾半低着头和张良说了一声,然后提着裙子去了后面。
后面五辆大马车,三辆装着嫁妆,两辆供人休息。怀瑾过去时,莺儿正在阿燕怀里睡的打呼呢,阿燕见到她忙笑道:“小姐被马车颠得舒服,一上车就睡了。”
“她睡得可真安心,怎么吵都吵不醒她。”张良跟过来,在莺儿脸上摸了一下,莺儿一点反应都没有。
其他人都去树荫下面休息了,怀瑾独自和他站在这边,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他所有模样,她已经全都见过了,此时却不争气的红了脸,不知是不是嫁衣上的颜色也染了脸。
“你这么着,真是极美的。”张良抬起她的头,跌进这双深海似的眼睛里面。
怀瑾讷讷道:“等会我就洗掉了,等到了下邳再梳妆。”不然她这几天,皮肤不知要爆多少痘。
明明已做过好几载的夫妻,如今她脸上的羞涩,却如刚开脸的少女。张良幽幽看了她一会儿,有些意动,转眼一瞧那头休息的人都望着这边,他也只好把悸动压下。
怀瑾看着他幽深的眼神,察觉出他的意图,咬着唇笑道:“莫非你等不及了?”
“知我者,姮儿也。”张良在她耳边低声道。
他的气息喷在耳边,怀瑾一阵酥麻,她低了头,不好意思再言语。
两人过去再恩爱,那时的如胶似漆也已逝去,他们这段关系如今正是新生时期,怀瑾感受到久违的谈恋爱的感觉,就像她还是少女时情窦初开的悸动。
路上走了三天半,中午时到达下邳城外的驿馆,怀瑾和张良要去里面重新梳洗一番。
送嫁的侍女重新替她梳头、穿衣,一番装扮之后,怀瑾又是出门那日一套隆重的礼服。
重新拿上扇子,怀瑾遮住面孔,身旁搀扶的变成了英月。在驿馆坐到将近黄昏时,队伍再次出发了。
轿子一路晃着往城里去,不过一刻钟,便落了轿。怀瑾听到琴笛合奏的《桃夭》,还有很多人在说话,不过这些声音太嘈杂了,她并不能分辨是哪些人。
英月把她扶了下来,送她在张良身边站定。
“有许多客人,待会儿行完礼,可一同出来吃酒。”张良笑着将她的手握住。
一同出来吃酒?怀瑾想了一下,没反应过来。
可眼下不是问的时候,张良已经牵着她往里走。看脚下的路,依然是那个小宅子,余光里瞟到了许多身影,怀瑾又开始紧张了。
“你瞧,她慌了!”不知谁笑了一声,这声音耳熟,她忍不住扭头看过去,却看见刘交和白生、申培站在一起。
怀瑾惊了一下,随即笑起来,猛的惊喜回头去看张良。
“先行礼。”张良只是含笑告诉她,一副有很多惊喜的模样。
张良带着她停下,他们站在天井的正中间,四周全是绰约的人影。
他们一站定,人声瞬间消失,只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新妇坐堂,应告祖先,得斯佳妇,承祖庇佑。”
怀瑾不知自己该做什么,只见张良松开她的手,不知上前做什么。不一会儿怀瑾就闻到一股清冽的酒香和一股焚香味道,然后张良又重新回到她身旁跪下。
“要拜三下。”张良在旁边小声提醒,怀瑾便随着他拜了三下。
“新妇行却扇礼。”怀瑾终于听出这个苍老的声音是谁了,她把扇子放下,看见长席案边,黄公拄着拐杖站在那里,满脸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