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相宜博士事件来龙去脉 > 第188章 瓷料配方(第2页)

第188章 瓷料配方(第2页)

按照那位年轻人的说法是,瓷土配方的调整、工序的细节化、商品的品牌化,还有就是

这位姓卢的老板,很有点做事业的架势,其言语中,对制瓷和瓷器市场不外行,这让桂生心里多少有点底。只是,他说的那种西方瓷土配方,真的可行吗?

算了,那年轻人,不是说明天来窑场配土方么?到时候再看。

海边天亮早,人老睡眠差。

一大早,宿舍楼前面的工地上还没上人,桂生就背着手,向右侧的柴窑口走去。

柴窑已经全部建完,渔湾窑场剩下的工程为办公楼、五层高的宾馆式宿舍楼,还有直线型的电窑厂及配房,尚未完工,不过也快了。

这是一座三面窑口的梅花窑,周边的堆料房、熟泥房、拉坯房、釉彩房、雕工房、炕房等,以窑口为中心,围城圆圈,设计的很合理。

窑弧顶高为两米五,窑顶壁厚三十五公分,红砖砌成。封顶的并非水泥,而是旁边那座砖窑的窑灰泥。

从窑的设计、使用材料的细节能看出来,设计者对这一行业很精通。

可是,让他想不通的是,昨晚回来的路上,温经理说这座窑口甚至整个窑场的设计,都出自那个年轻人的手中。

难以置信!

桂生摇摇头不让自己胡思乱想,伸手摸了摸窑壁,还残留着昨天炕窑时的余温。新窑口建成,必须要连续炕窑七天,使其内外全部干透。

今天已经第四天了,再过几天,可以尝试点火试试。

不知道那年轻人自信慢慢的瓷土配方,究竟能怎样?

这种三口梅花窑,特点是受热面均匀,缺点是窑炉容量有限,只能烧制大件二十五,或标准件四十,或小件碟盏碗一百,远没有景德镇最常用的馒头窑那样大肚能容。

也许,那年轻人,真的想用这口柴窑烧制精品瓷器。

桂生抬头,准备再去几个配房看看,一抬头,只见自己的二弟子成乾带着一拨人,推着推车,急忙忙向外窑场大门口走去。

“小成,干嘛去?”他喊了一嗓子。

“师傅!码头那边送了一船配料,我去带人运货。”

得,反正没事,自己也跟着过去看看。

第一批配料并非窑场自制,而是温季宸给将军澳的一家水泥厂下的订单。

这次运来的配料,主要有两种,一吨石英粉(海沙研磨的碎粉);一吨牛骨粉(牛骨头洗净蒸煮后碾成粉末)。

桂生还是第一次见过牛骨粉做主配的瓷土配方,他伸手抓了一把这种略带有刺鼻气味的灰色粉末,使劲攥成拳头,然后松开。

嗯?干燥的牛骨粉竟然没有松散!而是在手掌心形成指痕清晰的饺子形状。

咦?桂生作为行业内的大师级人物,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代表牛骨粉具有相当的韧性、黏性,而手掌在指压时的弹性也不错!

他顾不得牛骨粉粉碎后的那种如同头发烧焦的味道,将手掌抬到眼前,用另一只手,捻起一小撮,轻轻碾磨。

并不膈手,滑度也够!

“师傅,怎么样?”成乾凑到桂生跟前问道,神色有些紧张。

桂生没回答,而用手指沾了一丁点,放进口中,用门牙轻轻磕着,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脆性也很好!

“韧性、弹性、脆性和滑度都够了,瓷坯的黏性嘛,这里的粘土质量不错,坚固程度,那需要看石英粉。”他眼睛微眯的说道。

“师傅……?”

听到弟子的叫声,他睁开眼,“怎么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