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相宜博士事件来龙去脉 > 第200章 乍闻古伯(第2页)

第200章 乍闻古伯(第2页)

什么放不下?无非是那些东西,真的很难上台面,今天难得又碰到二傻子。

对此,卢灿表示呵呵。

伙计推开店面右墙上的一道门,这里通往后面的生活区。

一条仄仄的过道,紧贴墙壁,另一边则摆放着两张床,这是店伙计们的卧室。过道的另一侧,又是一扇门,那里应该就是他所说的库房。

伙计前面带路,不停的嘱咐卢灿小心。

唉,都不容易,这家店面外面看着还不错,其实这些伙计老板都很拼,只看这低矮阴暗的卧室就知道。

终于看到所谓的仓库。

其实就是一间卧室改建而成的杂物间,三面都是铁架子,上面堆满了笔墨纸砚、画筒、版画、根雕这些物品,旁边的地上,还堆着一些残破的物件。

“你们就这么堆放外面的那些东西?”卢灿扇了扇鼻前,似乎非常不愿意踏足里面。

那伙计有点尴尬,不过他还是挺会说话的,“这些东西都还没挑拣,您正好下手啊。”

莫少聪在乐古道开这家店,当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处理尾货及次品货——总不能出现在摩罗街精品店吧。店伙计说没挑拣那是假话,这里面的物件是从莫少聪家的仓库中倒腾过来的,能卖点就多赚点。

“得,你也别说好听的。既然来了,我就进去看看!”卢灿挥手打断他的话,抬脚进门。

那伙计连忙开灯,又找来一副手套,递给卢灿。

“就看几幅画,不用那东西。”卢灿拨弄开他的手套,赤手走进去。

卢灿这次来,就是想看看还有没有师门北宗留下来的夹画,那些零碎破旧的其它物件,还真没放在眼中。

画卷都堆在最里面的桁架上。

他扒拉几幅,大多数是来自津门的杨柳青年画,有些年头,收藏价值嘛,如果遇到爱好者,那还是不错的,但在香江,年画这种收藏还是过于冷门。

杨柳青年画,属于木版印绘制品,与其他几种年画的方法有些不一样,它属于“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

卢灿挑出两幅保存还不错的,递给那伙计,帮忙拿着。这两幅,都堪称杨柳青年画的代表作,一幅三国故事《火烧赤壁》,另一幅则有水墨画感觉的《鱼跃于渊》。

“您真有眼光,这两幅画挑得好。”那伙计接过去翻开来看了看,夸奖道。

他这话倒是提醒了卢灿,自己这是在装外行呢,回头反问道,“看着挺顺眼的,什么地方好了?”

那伙计见卢灿又开始收破烂,心情舒畅,拍起马屁一溜一溜的,“您这句话深合古玩收藏之道,要不是您这么年轻,我还以为是干了多少年的老手呢。”

“买画,最重要的就是顺眼,顺眼的画,才是好画。不是有句俗语说,最贵的未必是最合适的,但最顺眼的一定是最合意的。”

“行了行了,别拍了,几斤几两,我自己清楚的很。”卢灿被他说乐了。

这堆画卷中,还真的被他挑出好东西——《津门十景》黑白版画一套十幅。

卢灿拿起一幅,看看右下角的拓印,“民国十五年秋月万盛恒捌拾”。

这是1926年印制的黑白风景版画,由当时津门有名的木版年画制作商行,万盛恒印制,一共发行了八十套。

好东西!

不是说这东西有多贵重,而是珍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