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朕这大明还有的救txt精校 > 第104章 考校与人才(第1页)

第104章 考校与人才(第1页)

第104章

考校与人才

校场中刚刚流过血,杀过人,这种肃杀的气氛也让勋贵子弟在考校上老实安分了许多。

之前便规定,每家至少出一个人,没有人数限制,所以有许多像朱道信这般庶出子弟和旁系子弟,也都偷偷来到校场报名参加,甚至很多富家子弟、武人得知此事,也偷偷赶来,想要博一个机会。

也亏得书吏仓促得到命令,所以审核的不是很严格,才让这些人有了机会进入考试。

这次考校由于准备仓促,就只能按照平日武举的流程来,分类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便是外场考试。外场考试分为两门,第一门考试为“弓马”,即骑射和步射。

骑射考试使用的骑弓为3力(一力等于10斤),相当于30斤重,骑射考试使用的骑弓为3力,相当于30斤重,跑到有200米,3个靶子,要求只要在距离靶子25——50步射中就行,没有环术的要求。

骑射完了便是步射,步射考试使用的弓,比骑射更重,为50斤,靶子高2米,宽50厘米,考生必须用标准的动作进行设计,否则成绩作废。

上面这两项测试三箭中一箭就判定为“合格”,但是必须两项都合格,才能进入下一场选拔。

俗话说穷文富武,能够有能力学习骑马射箭的,如果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撑,根本无法支撑整个过程的培养费用。而许多嫡系嫡子如同贾宝玉那样,连个花拳绣腿都没有,更别说骑马射箭,来这里只是想走个过场,露露脸。

现在看到不仅要会骑马,还要马上射箭,这可难倒了这些娇贵人,脸如苦瓜,关键是朱由校专门安排跟自己在栏场练兵的三十多人作为督导官,自然也没有贿赂的机会。

于是光这第一场,就让五百多人的考试队伍,裁汰了二百多人。

考过人中更有出类拔萃、卓乎不群者,朱道信便是其一,他常年习武,射箭自然不在话下,两场考试都是三箭三中,引发校场中一阵惊呼。

除此以外还有武定侯郭应麒之子郭佐光等人表现也不错,甚至还有一个查不到身份,只知道名为方汝珪的人更是厉害,不仅三箭三中,更是每箭正中靶心,让人叹为观止。

第二场考完这一场后,就进入了外场的第二门考试——技勇。

技勇相当于体能测试,同样分为三项,第一项为拉硬弓,最轻的为80斤,最重的120斤以上,150斤以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受伤,不允许考生尝试150斤以上的硬弓。

第二项测试叫做舞大刀,也是有四个等级。

120斤以上为“出号”,120斤为“头号”,100斤为“二号”,80斤为“三号”。考生需要将大刀先从左右两侧举过头顶,然后再在前后胸展示舞刀花等一系列动作,一次完成即为合格。

第三项测试内容是举大石。也是一共分为四个等级,300斤以上为“出号”,300斤为“头号”,250斤为“二号”,200斤为“三号”。

测试要求考生将石头提到肚子位置,再将石头的左右和底部各翻一次,一次将其完成算作合格,这个动作还有个特殊的名字叫“献印”。

这种体能测试,对于能通过第一场的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只是连续三场考校,对体力消耗太大,许多人在第三场时就已经累得不行了,所以这场考校淘汰的人数也很多,有二百余人。

于是外场考试完毕后,能进入内场的只有一百人左右了。

内场考试不同于外场,考的是文试,就是从《武经七书》中选出两个让他们写策论。但朱由校也不想这么麻烦,直接自己拟定两个题目。一个是如果率领一哨官兵在外遇敌该如何处置,还有一个便是现在火器火炮盛行,如何更好地使用。

这两个题目还是很难的,一个偏向于实战,一个偏向于理论。让许多考生很是头痛,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朱道信看到题目虽然为难,但是细想了下,也不是不会做,他虽在府中不受重视,但平日史书、兵书看的也是多的,平时也爱钻研战事,短暂思索后便开始动笔。

朱由校看着下面考生,有些人面露苦色不知该如何是好,有些人抓耳挠腮,写几句就想半天。

不过他并不在意,第一批选拔他把范围放的很广,门槛很低,也是故意给了很多人机会。

但所谓宽进严出,考试门槛低,考生多,那也只有通过这种严格的内容,才能选拔出心仪的人才来。

不过一会,两炷香的时间到了,立马就有人开始收录考卷,随即交给五军都督府的将官和京营戎政厅的书吏开始批改。

第一个御敌的题目自由将官批改,第二题朱由校也给出了大概的答案,书吏只要画圈给分就行,当然如果碰到出彩的也可以递交皇帝审阅。

不多时,两拨人接替批改下,再结合外场的成绩很快就有结果名次了,甲乙丙三等各三十余人,递交给朱由校查阅。

朱由校翻开名册,就看到甲等第一名就是武定侯之子郭佐光,第二是抚宁侯之子朱卫仙,第三便是泰宁侯之子陈世濬,于是就叫三者走上前来。

<div

class="tentadv">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