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秦唐天下 > 22 第 22 章 遁走(第2页)

22 第 22 章 遁走(第2页)

在她穿越之前,曾看过一期有关“喇家索面”的报导。在那则报导中,考古学家在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层的喇家遗址发现了一碗有着四千年历史的面条,那碗面条是以小米和黄米制成的。1

但对于寻常人而言,小米和黄米可直接作为果腹之食,拿来和面似乎并无必要。后世的面条,是将小麦磨成面粉,而后以面粉制作面条。

根据李令月的观察,时人对小麦的食用方式还相当粗糙。底层的黔首们得了麦子,直接将其制成麦饭来果腹,上层贵族们则不大乐意食用这些容易让人消化不良的东西。

穿越大半年,无论是在寻常食肆之中,还是在蓟城王宫,临淄王宫中,李令月都未曾看见有人吃面条。

那么,嬴政到底见没见过面条呢?早期的面条又是用来做什么的?

“自然见过。”嬴政反问李令月:“你为何会将祭祀所用之物作为朝食?”

啊这……

原来古早的面条,是拿来祭祀用的吗?

难怪那么早就有面条存在了,人们真正开始将面条作为食用之物的记载,却是在汉代之后。

“陛下不妨尝尝,这碗面条,与用粟米做的面条有何不同。”

嬴政:“……”

说得好像他吃过用粟米制成的面条似的。

但李令月都将热腾腾的面条推到他面前了,且这面条看着卖相不错,嬴政自然不会推辞。

他试着尝了一口,细品了半晌,也没品出原材料来,索性直接问道:“这究竟是以何物制作而成的?”

“这面条的原材料是麦。”李令月道:“将麦磨成面粉,便可将面粉制成面条、包子、馒头等物。”

想起秦始皇富有四海,却很可能没吃过这些后世再寻常不过的东西,李令月便不由朝着嬴政投去了一个怜爱的眼神。

“待陛下回宫的时候,我命人给陛下做一些包子、馒头和挂面,让陛下带回宫中吃吧。”

嬴政并没有注意到李令月的眼神。此时的他,正惊讶于麦也能制成这般精细的吃食。

他曾尝过麦饭,麦饭有多难以下咽,他自然也是知道的。

不过,自从与李令月见面以来,嬴政的许多观念和认知不断地被颠覆、刷新,他已经习惯了。

对于李令月的话,嬴政并不怀疑。他只惊诧了一小会儿,便开始在心中计算着秦国境内有多少亩麦,可以制成多少面粉,他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将其利用起来。

因心中存着事,嬴政有些食不知味的,倒是辜负了这碗面条。

饭毕,嬴政身边一名机灵的侍者心知嬴政必有想法要单独与李令月交流,便手脚麻利地将餐具收拾好,而后带着众人退了出去,将空间让给李令月与嬴政。

李令月瞧着他那低眉顺首,眼中却透着些精光的样子,不由笑着道:“陛下身边伺候的人倒是有眼色。”

嬴政道:“这赵高,的确甚合寡人的心意。”

他略抬抬手或是伸伸腿,赵高便知道他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有这么个人在身边伺候着,的确舒坦不少。

李令月却挑了挑眉:“赵高?”

嬴政见她神色有异,忙问道:“太女也知道赵高?”

他心中骤然起疑,这赵高虽有几分本事,但于治国之道上并无大才,为何连后世王朝的太女都知道他的存在?

后世在提起他的大秦时,最该想到的,不是他手底下的能臣干将吗?

“知道,秦一世而亡,赵高功不可没。后世之人,常以此为诫。”李令月道。

虽然最终还是有很多朝代重蹈覆辙就是了,比如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唐朝中后期参与废立皇帝的权宦……

明智的帝王即使要用宦官,也懂得何为节制,昏聩者,则偏听偏信,最终使得宦官尾大不掉,给朝廷和继任者带来无尽的隐患。

言归正传,在赵高之前,近身伺候帝王的侍者,在其余人眼中渺小得如同尘埃一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