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默默站在竹筏旁边,一时间不知自己是悲是喜。
那些快活日子终究是回不来了,人都要向前看,可前面是什么?
因贾瑜和赵成宣之事,父亲明显有了松动,她和贾瑜或许明年,或许后年,会顺理成章。
之后呢?
她要彻底留在这府中吗?
探春随口抱怨的几句,让黛玉凭空填了些堵,对将来如何也产生了一些疲倦。
宝钗的改革法子不好,探春的也说不上十分可行,她难道要作为瑜三奶奶把这家撑起来?
凤姐姐那样精干的人物都撒手了,她要坚持吗?
坚持管家,坚持和成为宝二奶奶的宝钗相抗。
她和贾瑜心意相通,贾瑜愿意为了她背井离乡,寄居林家两年,愿意为她自甘束缚,为赵成宣卖命,她自然也是愿意为了贾瑜踏入荣国府,愿意承担做他妻子的责任。
可这样,她们真的能如现在这般相守一辈子?
经过在金陵的两年,黛玉更加明白贾瑜,也更加明白自己。
他们两个迥异又相似,或许都是这世上的异类。
甄家被抄一事,贾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张竟只道他看走了眼,贾瑜是个可造之才,行事有章法出手果断,可黛玉却看到了其他。
贾瑜是不愿意的,他能做好赵成宣交代的事,可他本心是不愿的。
她自己呢?
黛玉对着因无人维护,有些破败的竹筏反问自己。
自己愿意吗?
她愿意为了贾瑜进府,愿意为了贾瑜竭尽全力管好贾家,愿意和宝钗,大嫂子,凤姐姐,甚至两位太太争辩如何管家。
毫不自谦地说,黛玉完全相信,以自己的能力,荣国府必然会比今日好上许多。
可是,抛却贾瑜的因素,她本心是不愿的。
她喜欢看山,喜欢看水,喜欢听风,喜欢听雨,喜欢扬州的灯会,喜欢金陵的天气,她喜欢所有流动的,充满变化和生机的东西。
或许宝玉是对的,成了亲的姑娘就变了,没办法不变,周边一成不变,中间的人又怎么会不随之改变。
死鱼眼睛中的‘死’,是死气沉沉的死。
就像这个竹筏,现今的它已经死了,再不会有人将它撑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