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秦唐之好免费阅读 > 58 第58章 变革(第1页)

58 第58章 变革(第1页)

“陛下,你该多笑笑才是。”

李令月将手覆在了嬴政的脸上,眼神有些迷离:“你笑起来的样子,真好看。”

嬴政闻言,回想起上回李令月说的“美色误人”,眉峰微微一蹙,他唇边那丝清浅的笑容便如水中的一道偶然划过的涟漪那般消散不见,重又恢复了面无表情的样子。

李令月直视着那双近在咫尺的幽黑瞳眸,瘪着嘴道:“阿政,你是不是故意跟我作对?”

她才夸了嬴政的笑容,对方就不肯笑了。

不过,话说回来,能够看到嬴政的笑容,真是难得。

李令月与嬴政接触了那么久,他平日里总是喜欢板着张脸,真正笑起来的时候屈指可数,以至于李令月没事就喜欢逗一逗嬴政,妄图引着对方破功。可惜,也不知是她手段太过拙劣,还是对方定力太强,她几乎没有成功过。

也可能是当真没什么值得他情绪外露的事吧。

李令月看着嬴政淡漠的神色,心中暗自猜测,在原本的历史线上,他灭亡六国之后,也不知他有没有露出过发自内心的笑容。

“没有故意和你作对,只是有些不习惯。”嬴政握住了李令月的手,阻止她继续在自己脸上作乱:“我这次来,也有好消息要与你分享。”

“陛下要说的,可是楚国之事?”李令月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开来,她满脸好奇地看着嬴政:“我记得,楚国的朝臣与老封君,对昌平君都十分排斥。你是如何将昌平君推上楚王之位的?”

嬴政将他的布局跟李令月详细叙述了一遍。

他的风格比较平铺直叙,不会吊人胃口,李令月却听得津津有味。

原来,早在昌平君决定入楚之时起,嬴政便有了借由昌平君的特殊身份,插手楚国政务的想法。

既然李令月口中的楚国大将项燕都可以拥立昌平君为楚王,他为何不可?

嬴政以秦王的身份支持芈启继位为楚王,又让蔡泽在楚国见机行事,设法为芈启筹谋,为的便是以芈启为媒介,分裂楚国,进而蚕食楚国。

至于芈启本人的想法,在嬴政眼中已然不那么重要了。

毕竟嬴政给过芈启离开棋盘的机会,芈启仍然选择来蹚这滩浑水,嬴政自然也会顺势做出对秦国最有利的选择。他对手底下的功臣是爱护的,但作为一名王者,他的这份爱护也是有限的。

芈启自踏入楚国之后,便成为了对秦国而言不安定的一个因素。他愿也好,不愿也罢,都只能成为嬴政掌心中的一颗棋子,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这次,芈启是在寡人的支持下上位的,他天然便站在了楚国本土勋贵的对立面。即使他想与那些楚国勋贵处好关系,也绝对无法得到那些勋贵们的信任。有芈犹与芈负刍在,楚国勋贵绝不会将宝压在芈启身上。他若想坐稳王位,便只得依靠寡人。”

嬴政的眉宇间带着些许傲然之色:“这一次,寡人不会给他背叛寡人的机会。”

“陛下是打算让那昌平君做个傀儡楚王,还是……”

“若他识相,他便是楚地郡守,若他不老实,便让他做个空头楚王吧。”

嬴政道:“楚国老氏族势力顽固,一时之间,难以将他们根除。纵使芈启得了楚王之位,寡人能够通过他掌握的楚国之地,也只有楚国全境的一小半。依照寡人之意,先在楚王所辖之地,推行秦国新法。待寻到合适的时机,再将楚国老氏族的势力连根拔起,将楚国全境纳入我秦国的管辖范围之中。”

秦国新法虽放松了对秦国黔首的桎梏,增加了许多惠民、利民措施,但李斯与嬴政目前的变法,并未触及当初商鞅所变之法的根本。

商鞅所变之法,除了确定军功制,鼓励老秦人上战场立功之外,还有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削弱老氏族们的势力,将大权归拢于国君手中。

楚国因为老氏族势力过于强大,未能完成变法,这也让楚国在战国时代的地位颇为尴尬——明明盘踞着最大的地盘,明明总体实力不弱,可当魏国,齐国,赵国和秦国相继崛起之时,楚国却偏居一隅,失去了争霸之力。

当魏文侯、魏武侯在战国初期将秦国打得节节败退之际;当齐威王在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击败魏国第三代君主魏惠王,齐国逐渐取代魏国成为战国一霸之时;当秦国因孝公商鞅变法而收复失地,令六国侧目之际;当秦惠文王东出函谷,引得诸国忌惮,令苏秦身挂六国相印“合纵抗秦”之时;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令赵国成为一流强国之际;当齐宣王险些率军覆灭燕国之时;当秦昭襄王险些覆灭赵国之际……

楚国似乎一直在陪跑,从未进入过核心争霸圈。

在群星荟萃的战国时代,楚国黯然失色。

嬴政知道这是为何。一个“散装”的楚国,纵然总体实力再强,地盘再大,也不足为惧。

只是,楚王愿意做那偏居一隅的“周天子”,嬴政是绝对不愿意的。对他而言,楚地上的那些老封君,便是他在掌握楚地的过程中需要除去的障碍。

李令月抚掌道:“看样子,历代楚王没能完成的变法重任,要由陛下这个秦王来替他们完成了。也不知楚王们泉下有知,是会感到欣慰,还是会感到气恼呢?”

“楚国先王中倒也有明白人,可惜楚国在行变法之事时,已是主弱臣强。楚王纵然有心收拢大权,却已无力回天。”

嬴政道:“于楚王而言难如登天的事,对寡人来说却不成问题。那些楚国老氏族们若是识相,或可保留一点祖上传下来的势力,若是不识相,便让他们步我秦国那些老氏族的后尘!”

当初,商鞅在秦国境内行变法之事时,反对的最为激烈的,便是秦国境内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秦国老氏族势力。

如今,秦法犹在,那些老氏族们却渐渐在秦国朝堂上销声匿迹。

秦孝公与商鞅既能收拾秦国境内的老氏族,嬴政便能收拾楚国境内的老氏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